[发明专利]透水性路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9249.9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龚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迅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性 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地表不断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普通水泥混凝土铺装的道路给人们的出行以及商品的流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是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缺乏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中,施工的道路结构多种多样,但大都存在有路面粗糙不平、承载能力差、路面容易早期破损、易断板开裂及施工工艺繁琐等缺陷或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施工工艺简单,路面平整,承载能力强,且路面不易出现破损开裂现象的透水性路面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透水性路面结构,包括基础层,基础层下表面设有沥青磨耗层,沥青磨耗层通过混凝土砂浆粘接在基础层上,沥青磨耗层下表面设有透水层,透水层内置渗水管,渗水管不止一个,渗水管顶部均分别穿过沥青磨耗层及基础层设置,渗水管顶部与基础层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透水层下表面设有稀浆封层,稀浆封层通过密封胶粘接在透水层上,稀浆封层下表面设有底层,底层内置钢珠,钢珠不止一个,且钢珠均匀排列在底层上,渗水管底部分别穿过稀浆封层及底层延伸在底层下表面外侧面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基础层的铺装厚度在一百三十毫米至一百五十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渗水管直径在五至十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渗水管采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稀浆封层厚度小于底层厚度。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稀浆封层采用乳化沥青和混凝砂土混合制成。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钢珠外径不大于三十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透水性路面结构设计合理,施工工艺简单,路面平整,承载能力强,且路面不易出现破损开裂现象,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有效避免了在降雨量较大时出现积水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础层;2.沥青磨耗层;3.透水层;4.渗水管;5.稀浆封层;6.底层;7.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透水性路面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基础层1,基础层1下表面设有沥青磨耗层2,沥青磨耗层2通过混凝土砂浆粘接在基础层1上,沥青磨耗层2下表面设有透水层3,透水层3内置渗水管4,渗水管4不止一个,渗水管4顶部均分别穿过沥青磨耗层2及基础层1设置,渗水管4顶部与基础层1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透水层3下表面设有稀浆封层5,稀浆封层5通过密封胶粘接在透水层3上,稀浆封层5下表面设有底层6,底层6内置钢珠7,钢珠7不止一个,且钢珠7均匀排列在底层6上,渗水管4底部分别穿过稀浆封层5及底层6延伸在底层6下表面外侧面上,所述基础层1的铺装厚度在一百三十毫米至一百五十毫米之间,所述渗水管4直径在五至十毫米之间,所述渗水管4采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稀浆封层5厚度小于底层厚度,所述稀浆封层5采用乳化沥青和混凝砂土混合制成,所述钢珠7外径不大于三十毫米。
本发明的透水性路面结构设计合理,施工工艺简单,路面平整,承载能力强,且路面不易出现破损开裂现象,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有效避免了在降雨量较大时出现积水现象。所述基础层1的铺装厚度在一百三十毫米至一百五十毫米之间,所述渗水管4直径在五至十毫米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性及透水性;所述渗水管4采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制成,能有效提高渗水管4的抗腐蚀能力;所述稀浆封层5厚度小于底层厚度,所述稀浆封层5采用乳化沥青和混凝砂土混合制成,使用效果更好,厚度均衡适中;所述钢珠7外径不大于三十毫米,符合设计需求,支撑性良好。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迅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迅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