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29315.2 申请日: 2015-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5062848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8
发明(设计)人: 杨照锋;梁秀娥 申请(专利权)人: 杨照锋
主分类号: C12G3/12 分类号: C12G3/12;C12G3/02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张秋云
地址: 545399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态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生态酒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态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加入生态酒曲制备得到的,生态酒曲的加入量为按照重量比计大米:生态酒曲为20:1。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生态酒,所述生态酒曲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谷糠100份,桂皮粉1份;所述谷糠为产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桂北山区的无公害细嫩谷糠;所述桂皮粉为桂皮树的嫩皮粉末。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生态酒,所述生态酒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谷糠和桂皮粉按照配比称取后,拌匀,置于装有40℃温开水的铁锅中浸泡20分钟,温开水的用量为将全部原料充分浸湿即可;将湿原料取出后,握成球状并滚搓,得到直径为7cm的糠球;

2)将干稻草垫在竹筐底部及侧壁,做成曲窝容器,将步骤1)得到的糠球置于曲窝容器中,用干稻草盖上,将竹筐放置于15-35℃环境下发酵,至少6个小时后,待糠球表面生长的棉絮状白色霉长度达到0.5cm-1cm时,将糠球取出;

3)将步骤2)取出的糠球置于干泥地板上,保持温度15-35℃,30分钟后,棉絮状白色霉自然逐渐蜕谢,待蜕谢完毕后,将糠球置于火塘上方距火苗1.5m高的竹筐内,垒四层,以明火的烟气熏干糠球,熏干过程中,前10个小时采用桂皮树烧火熏烘,10小时后采用普通火熏烘,每天熏烘至少6个小时,共熏烘20天即可得到生态酒曲。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一种生态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大米煮熟或蒸熟,晾散;

b)将生态酒曲捣散后加入至熟制大米中,拌匀,进行发酵;

c)发酵温度为15-40℃,时间为15-20天,第10天时加入发酵物一倍量的水,得到发酵产物;

d)将发酵产物进行蒸馏取酒,得到生态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生态酒及其制备方法,生态酒是以酒精为主的杂合物,以生态酒曲为发酵剂,用之与大米酿成优质的白酒,别具一格。由于酒曲是利用原生态纯天然的原料发酵而成,既廉价、卫生又健康,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风格。酿酒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优质的酒精成为常规的白酒外,随之产生许多独特的中间产物,如芳香型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盐、酯、糖等固有成份,决定了生态酒的独特品质和风格特色。其口感细腻绵长,丝丝分明,芳香纯厚,更有大自然的韵味,田园气息浓厚,舌尖效果极佳,与工业勾兑的酒有天渊之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生态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大米煮熟或蒸熟,晾散;

b)将生态酒曲捣散后加入至熟制大米中,拌匀,进行发酵;

c)发酵温度为15-40℃,时间为15-20天,第10天时加入发酵物一倍量的水,得到发酵产物;

d)将发酵产物进行蒸馏取酒,得到生态酒。

大米使用量为20kg,生态酒曲使用量为1kg,生态酒曲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谷糠100kg,桂皮粉1kg;所述谷糠为产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桂北山区的无公害细嫩谷糠;所述桂皮粉为桂皮树的嫩皮粉末。

生态酒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谷糠和桂皮粉按照配比称取后,拌匀,置于装有40℃温开水的铁锅中浸泡20分钟,温开水的用量为将全部原料充分浸湿即可;将湿原料取出后,握成球状并滚搓,得到直径为7cm的糠球;

2)将干稻草垫在竹筐底部及侧壁,做成曲窝容器,将步骤1)得到的糠球置于曲窝容器中,用干稻草盖上,将竹筐放置于15-35℃环境下发酵,至少6个小时后,待糠球表面生长的棉絮状白色霉长度达到0.5cm-1cm时,将糠球取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照锋,未经杨照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