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电混合驱动芯棒支撑机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9342.X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2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沈幼军;钟立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菱锡钢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5/02 | 分类号: | B21B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4516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驱动 支撑 机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电混合驱动芯棒支撑机架,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对芯棒的准确导向、对中和释放的液电混合驱动芯棒支撑机架。
背景技术
限动芯棒连轧管机是当今热轧无缝钢管生产方式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制管机组;该类机组是通过多个连轧管机机架上的轧辊和移动速度受控制的芯棒组成多个不同的固定孔型,生产出一定壁厚和外径的热轧荒管。在限动芯棒连轧管机中,芯棒作为钢管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工具不仅对钢管的尺寸精度产生影响,其表面质量更是对钢管的内表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在轧制过程中,各机架依次咬钢前和抛钢后,芯棒是裸露在由连轧机轧辊组成的孔型中,但是由于限动芯棒为长杆型构件,从而引发的因限动芯棒自重带来的轧制过程中的冲击带来弹跳,从而无法保证芯棒与轧辊孔型的同心度,导致芯棒表面碰触轧辊带来对芯棒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电混合驱动芯棒支撑机架,具有能够实现对芯棒的准确导向、对中和释放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电混合驱动芯棒支撑机架,包括机架本体,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支撑辊机构,所述支撑辊机构包括通过第一销轴铰接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一支撑辊、通过第二销轴铰接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二支撑辊结构、通过第三销轴铰接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三支撑辊结构,初始状态时第一支撑辊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支撑辊结构的中心轴线以及第三支撑辊结构的中心轴线两两之间的夹角均为60度,初始状态时第一支撑辊与第二支撑辊结构以及第三支撑辊结构三者构成的名义对称中心与待轧制钢棍时的轧制线重合,且初始状态时第一支撑辊与第二支撑辊结构以及第三支撑辊结构均与芯棒相切,该芯棒的中心轴线与轧制线重合;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本体上的升降机、与所述升降机直接相连的液压缸,该液压缸的活塞轴与所述连接块相铰接,所述升降机上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编码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辊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杆和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铰接的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连接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辊通过第四销轴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辊结构包括第三连接杆和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相铰接的第三支撑辊,所述第三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三销轴与所述连接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辊通过第五销轴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机架本体上设置有水平滑块,所述水平滑块设置在机架本体的底面上。
优选的,所述机架本体上设置有垂直定位块,所述垂直定位设置在机架本体的底面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结构和第三支撑辊结构分别与连接块连接,通过控制液压缸带动连接块,从而实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和第三支撑辊咬合或松开芯棒,上述的咬合即为支撑辊与芯棒相切的状态,利用电机上的编码器严格控制电机的旋转圈数,从而间接与电机直接连接的控制升降机,最终实现与升降机连接的液压缸的行程控制,从而实现对芯棒的准确导向、对中和释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液电混合驱动芯棒支撑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本体、2-第一销轴、3-连接块、4-第一支撑辊、5-第二销轴、6-第二支撑辊、7-第三销轴、8-第三支撑辊、9-芯棒、10-第二连接杆、11-第三连接杆、12-液压缸、13-升降机、14-水平滑块、15-垂直定位块、16-电机、17-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全液压驱动芯棒9支撑机架,包括机架本体1、支撑辊机构和驱动机构。
支撑辊机构包括通过第一销轴2铰接设置在机架本体1上的连接块3、固定设置在连接块3上的第一支撑辊4、通过第二销轴5铰接设置在连接块3上的第二支撑辊结构、通过第三销轴7铰接设置在连接块3上的第三支撑辊8结构。初始状态时第一支撑辊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支撑辊结构的中心轴线以及第三支撑辊8结构的中心轴线两两之间的夹角均为60度;初始状态时第一支撑辊4与第二支撑辊结构以及第三支撑辊8结构三者构成的名义对称中心与待轧制钢棍时的轧制线重合;且初始状态时第一支撑辊4与第二支撑辊结构以及第三支撑辊8结构均与芯棒9相切,该芯棒9的中心轴线与轧制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菱锡钢特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菱锡钢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粗轧镰刀弯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型管冷轧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