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9667.8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燕;于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晓燕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3/10;A61P9/10;A61K35/64;A61K35/6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增生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我国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主攻的重大疾病之一。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3. 66亿;我国糖尿病患者9240万,居全球第一位。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已成为发达国家30-74岁成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具有治愈率低,致盲性高,一旦发生难以逆转的特点,所以PDR的防治一直是眼科的难点重点问题。目前西医尚有有效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的治疗方法及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该中药可有效降低患眼眼压及黄斑厚度,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提高了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黑参5-13份、黄精8-16份、木姜子8-16份、猪仔笠11-15份、地蚕8-16份、黑丝草8-16份、羊角参8-16份、菟丝子8-16份、红楤木5-13份、化香树果5-13份、赤芍8-16份、益母草5-13份、虻虫1-3份、半夏5-13份、全蝎2-4份、夏枯草8-16份、苋实8-16份。
优选的,上述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黑参7-11份、黄精10-14份、木姜子10-14份、猪仔笠13-17份、地蚕10-14份、黑丝草10-14份、羊角参10-14份、菟丝子10-14份、红楤木7-11份、化香树果7-11份、赤芍10-14份、益母草7-11份、虻虫1.5-2.5份、半夏7-11份、全蝎2.5-3.5份、夏枯草10-14份、苋实10-14份。
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黑参9份、黄精12份、木姜子12份、猪仔笠15份、地蚕12份、黑丝草12份、羊角参12份、菟丝子12份、红楤木9份、化香树果9份、赤芍12份、益母草9份、虻虫2份、半夏9份、全蝎3份、夏枯草12份、苋实12份。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基本不变。
上述药物的重量份,若以g为单位,通常是1剂的用量。
本发明中药的适应症:用于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本发明中药的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食油腻、生冷、腥膻、有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本发明的中药中,
黑参别名黑阳参、太白阳参、太白参、煤参,来源于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黑参马先蒿Pedicularis davidii Franch.、美观马先蒿Pedicularis decora Franch.及褐毛马先蒿Pedicularis dunniana Bonati [ P. aequibarbis Hand.-Mazz.],以根入药。甘、微苦,平。
功能益气养阴,止痛。用于病后体虚,阴虚潮热,关节疼痛。
木姜子别名山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木椒子、腊梅柴、大木姜、香桂子、猴香子、生姜材、黄花子、辣姜子,为樟科植物清香木姜子、毛叶木姜子和木姜子(拉丁名1.Litsea euosma W.W.Smith2.Litsea mollis Hemsl.[Litsea mollifolia Chun]3.Litsea pungens Hemsl.)的果实。性味辛;苦;性温,归经脾;胃经。功能温中行气止痛;燥湿健脾消食;解毒消肿。主胃寒腹痛;暑湿吐泻;食滞饱胀;痛经;疝痛;疟疾;疮疡肿痛
猪仔笠别名 山葛、大力牛、鸡头薯、鸡心薯、鸡头子、凉薯、山芪薯、地草果。为豆科植物猪仔笠Eriosema chinense Vog.的块根。性味 甘;平,归经 肺;大肠;肝经。功能清肺化痰;生津止渴;消肿。主肺热咳嗽;肺痈;发热烦渴;痢疾;睾丸鞘膜积液,食积不消;跌打肿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晓燕,未经林晓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