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旁路开关的接触部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9758.1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0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照;李世忠;林江煌;马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06 | 分类号: | H01H1/06;H01H1/5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旁路 开关 接触 部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旁路开关的接触部分,包括连接端子、触点环和导电轴,且触点环设在连接端子与导电轴之间;所述触点环由一个采用高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撑带和若干个采用高导电性材料制成的导电排构成;所述支撑带弯成具有一开口的环形形状;所述若干个导电排分别卡装在所述支撑带上。本发明通过对接触部分的结构改进,实现触点导电和接触压力分离,有效减小受力部分因负载发热产生的接触压力衰减影响,既能够提供一定要求的反力实现连接端子与导电轴之间接触的可靠性,又能够提供优良的导电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负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旁路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旁路开关的接触部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种电池旁路开关应用于电池组,与单个电池并联后串联在电池组中,当某一电池发生故障后,其配接的电池旁路开关触发,将故障电池从电池组回路中切除,从而保证整个电池组的可靠性。
这种电池旁路开关要求可靠性高、工作寿命年限长、重量轻、体积小、接触电阻低,使用类型为一次性使用。
这种电池旁路开关主要包括触发部分和接触部分,触发部分要求锁定时机构不能动作,解锁后迅速实现先通后断的切换功能,动作到位后能保持稳定状态,接触部分通常包括导电轴、触点环和三个引出端子,未触发时,导电轴接通第一、二引出端,触发后导电轴接通第一、三引出端,实现先通后断切换。
考虑到该类型开关是一次性使用,开关需在为触发时能长期稳定地承受弹簧推力或压力,触发后能迅速解锁,使开关动作。
这种电池旁路开关的接触部分,由于触点环是处在连接端子与导电轴之间,用来实现两者之间的电连接,因此,既要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又要有优良的接触可靠性。而现有技术的触点环通常是整体式结构,当采用高导电性材料制作而成时,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能够提高负载能力,但是其弹性较差,从而影响了连接端子与导电轴之间接触的可靠性;当采用高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时,这种触点环能够提供较好的反力,实现连接端子与导电轴之间优良的接触可靠性,但是,其导电性较弱,难以满足负载要求,从而影响了产品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旁路开关的接触部分,通过对接触部分的结构改进,既能够提供一定要求的反力实现连接端子与导电轴之间接触的可靠性,又能够提供优良的导电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负载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旁路开关的接触部分,包括连接端子、触点环和导电轴,且触点环设在连接端子与导电轴之间;所述触点环由一个采用高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撑带和若干个采用高导电性材料制成的导电排构成;所述支撑带弯成具有一开口的环形形状;所述若干个导电排分别卡装在所述支撑带上。
所述若干个导电排呈均匀状分别卡装在所述支撑带上。
所述支撑带由一个弯成具有一开口的环形形状的第一支撑条和若干个一体连接在第一支撑条上的第二支撑条构成,所述若干个导电排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条卡装相固定。
所述第二支撑条为板条形状,所述第二支撑条的板面与第一支撑条的环形的切面之间形成一个预置的角度,使第二支撑条与第一支撑条之间为倾斜设置。
所述若干个第二支撑条呈均匀状分别一体连接在第一支撑条上。
所述若干个第二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弯钩,所述导电排的两端分别卡在对应的第二支撑条的两端的弯钩中。
所述导电排由板体和在板体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的凸边构成,所述板体配合在第二支撑条上,板体的两端分别卡在对应的第二支撑条的两端的弯钩中,所述板体的两边的凸边分别处在第二支撑条的宽度方向的两边。
所述导电排的板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斜面,所述导电排的两端分别通过斜面卡紧在对应的第二支撑条的弯钩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