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近程MIMO成像的传播损耗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9847.6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5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海;常庆功;杜刘革;王亚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2 | 分类号: | G01S7/42;G01S13/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近程 mimo 成像 传播 损耗 补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近程MIMO成像的传播损耗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MIMO雷达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雷达成像技术,采用多发多收的体制,经过适当处理,可以等效为一个同时独立收发的虚拟阵列,因而所得通道远远多于实际物理阵元数目,大大节省了硬件成本,提高分辨能力,使实时成像成为可能。在近程成像的条件下,天线发射的电磁波为球面波,电磁波传播路径损耗显著影响目标近场成像的幅度精度。
近程MIMO成像常用算法为距离徙动算法(Range Migration Algorithm,RMA),针对单站RMA近程传播路径损耗问题,国防科技大学雷文太等人提出了改进的三维成像算法,效果明显,但对MIMO成像来说,双站RMA算法更为适用,因为不会引入等效相位中心误差。
探头阵列成像技术在成像方面潜力巨大,其由多个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构成,采用开关控制的工作形式,每次有且只有一对收发天线工作,能够有效的抑制天线之间的耦合,产生出远远多于实际天线数目的虚拟阵列单元,从而大大的节省阵列的硬件成本和建造难度。
但在近程条件下,信号接收形式为球面波,电磁波传播路径损耗随距离显著衰减,必然严重影响MIMO成像结果的幅度精度,具体表现为距离阵列平面越近幅度越大,导致较远的目标在成像结果上不明显。
下面将详细介绍与本发明最相近的现有技术中的方法。
如图1所示为单站RMA成像算法,单站即收发天线在同一位置(xn,ym,0),设待测目标(x,y,z)反射率函数O(x,y,z),则天线接收回波:
其中,k为波数,R表示目标到天线之间的距离,可见电磁波与R2成反比,传播
损耗补偿即消除它对成像精度的影响。H为常数项幅度,可以忽略。于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达测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硬件电路故障注入的电路故障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