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复合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0124.8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1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志;冯自平;黄冲;何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B01D45/08;B01D4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复合型 高效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液分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复合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洗涤工艺、吸收工艺、解析工艺、蒸馏工艺和冷凝工艺等工艺中,由于液体和气体相接触,微小的液滴会被气体带走,发生液体携带,形成气液混合气流,一方面会影响气体或液体产品的纯度,另一方面液体会附着在后续设备表面形成污垢和腐蚀。另外,在气体压缩工艺中,气体中携带液体,一方面液滴会在压缩机内部表面形成污垢和腐蚀,另一方面液滴会产生剧烈撞击,损害压缩机活塞或叶片,影响压缩机性能及寿命。
现有的气液分离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简单的气液分离装置往往气液分离效率低下;2、气液分离效率高的气液分离装置又往往结构复杂,建造成本高、阻力大、维护困难、使用寿命短,3、随着待处理气液混合气流流量的变化,大部分气液分离装置运行稳定性较差,气液分离效果波动性较大。
故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阻力小、维护方便、气液分离效率高的多级复合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级复合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气液混合气流进口管道,以及分别设置在该壳体上端的气体出口管道和下端的液体出口管道,还包括与所述气液混合气流进口管道相连通并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布流管,在布流管上方顺次设有折流板、扰流管束、旋流板;沿布流管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开口朝下的配流槽,在该配流槽下方设有挡板。
在所述折流板边缘均匀开设有多个折流板导流槽。
所述折流板内设有折流叶片,该折流叶片的垂直截面为流线型或折线型。
相邻所述折流叶片设有卡板。
所述扰流管束的每根扰流管内部均设有螺旋扰流子。
在所述旋流板边缘均匀开设有多个旋流板导流槽。
所述气体出口管道部分插入所述壳体内部,但不抵接所述旋流板。
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挡板与所述液体出口管道之间设有贮液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综合了折流除雾和旋流除雾的优点,通过三级气液分离流程,实现了气液两相的有效分离;
2、装置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阻力小、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
3、通过布流管对待分离的气液混合气流的均匀配流,装置内气流分布均匀,运行稳定性有了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折流板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旋流板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气液混合气流进口管道,3-布流管,4-配流槽,5-盲板法兰,6-挡板,7-贮液室,8-液体出口管道,9-折流板,10-折流叶片,11-卡板,12-折流板导流槽,13-扰流管束,14-螺旋扰流子,15-旋流板,16-旋流叶片,17-旋流板导流槽,18-气体出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多级复合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气液混合气流进口管道2,布流管3,配流槽4,盲板法兰5,挡板6,贮液室7,液体出口管道8,折流板9,折流叶片10,卡板11,折流板导流槽12,扰流管束13,螺旋扰流子14,旋流板15,旋流叶片16,旋流板导流槽17,气体出口管道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0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收纳的防晒太阳能广告车罩
- 下一篇:机油滤清器滤芯用滤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