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解锁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0355.9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1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贾会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解锁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解锁领域,尤指一种指纹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层出不穷,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且屏幕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移动终端中的信息,许多智能移动终端具有加密解锁功能。
目前移动终端的加密解锁方式主要有密码解锁、手势解锁和指纹解锁三种:
(1)密码解锁是最常规的解锁方式,用户预先设定一解锁密码并在每次解锁时进行密码输入验证即可。但是由于生活中需要记的密码太多,例如多张银行卡密码、邮箱密码、聊天软件密码等等,很容易记混造成无法解锁的情况。
(2)手势解锁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形式,由它衍生出的解锁方式如拼图解锁、敲击解锁等。Android机型上的手势锁通常会采取640*960方形矩阵的形式出现,用户通过将手指依次滑动到事先设定好的“触点”上完成解锁。与输入密码相比,它可以一气呵成完成解锁,速度更快。当然,如果锁定图案太复杂的话另当别论,且可能会出现用户忘记解锁手势而导致无法解锁的情形。
(3)相对来讲,指纹解锁操作较为简单。然而,现有的指纹解锁通常都是对一个手指的指纹信息进行验证,主要包括纹形、纹数信息,除此之外还有模式区、核心点、三角点等总体特征以及方向、曲率、位置等局部特征。但是这样会存在单个手指指纹被拓印进而被盗用的情况,仍存在一定的被盗用危险。
因而,为了满足对私密性要求较高的用户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指纹解锁的安全性更高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指纹解锁的方法及系统,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安全性能更佳。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指纹解锁的方法,其包括:
步骤1:检测解锁请求;
步骤2:获取多个手指的组合指纹;
步骤3:将获取的所述组合指纹与预先存储的指纹模板进行比对验证,当验证成功时解锁,当验证失败时返回步骤2;
在步骤3中,所述指纹模板为多个手指的组合指纹信息。
较佳的,在步骤2中,所述组合指纹包括多个手指指纹轮廓的组合;
在步骤3中,所述指纹模板包括多个手指指纹轮廓的组合。
较佳的,所述指纹轮廓为指纹像素点阵信息。
较佳的,在步骤3中,所述多个手指指纹轮廓的组合包括每个手指的指纹像素点阵信息,以及不同手指指纹像素点阵中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步骤2获取多个手指指纹像素点阵信息的组合后,确定每个手指指纹像素点阵中心点,并计算不同手指指纹像素点阵中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该相对位置信息与每个手指的指纹像素点阵信息,分别同所述指纹模板中的不同手指指纹像素点阵中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每个手指的指纹像素点阵信息进行比对验证。
较佳的,所述指纹模板为预设手势下的多个手指的组合指纹信息;
所述步骤2为获取所述预设手势下的多个手指的组合指纹。
较佳的,所述步骤1中的解锁请求通过语音控制或按压物理按键进行触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解锁的系统,其应用如前述的指纹解锁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解锁请求;
指纹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多个手指的组合指纹;
存储模块,其用于预先存储用户录入的指纹模板;
验证模块,其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组合指纹与预先存储的所述指纹模板进行比对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发出解锁指令;
解锁模块,其用于接收所述解锁指令并做出解锁动作。
较佳的,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多个手指的指纹轮廓组合;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的指纹模板为多个手指的指纹轮廓组合。
较佳的,所述指纹轮廓为指纹的像素点阵信息;
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为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用于采集多个手指指纹的像素点阵信息的组合。
较佳的,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包括指纹组合中的每个手指指纹的像素点阵信息、不同手指指纹像素点阵中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的指纹模板;
所述验证模块包括计算单元和比对单元;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确定获取的组合指纹中的每个手指指纹的像素点阵中心点,并计算不同手指指纹的像素点阵中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所述比对单元用于将获取的组合指纹中的每个手指指纹的像素点阵信息,以及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同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所述指纹模板进行比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0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件度量和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