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跨低净空现役公路多方位可调式现浇箱梁支架体系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0471.0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跨低 净空 现役 公路 多方位 调式 现浇箱梁 支架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箱梁支架的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斜跨低净空现役公路多方位可调式现浇箱梁支架体系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需斜跨或横跨现役公路现浇施工的桥梁日益增多,一般要求斜跨或横跨桥梁达到一定的净空标准和跨度标准,其施工过程中不能封锁道路,不能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以免影响公路行车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限制,现浇箱梁施工中的支架搭设一直为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常采用一种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来应对当前施工的复杂性,该种支架由临时支墩、受力桁架、悬吊系统和模板构成,通过合理的设计布局可满足桥下行车净空和行车道宽度的要求,在该方案中,受力桁架的位置之间关系到桥下行车净空和行车道宽度的大小,然而此方案中的受力桁架是死固定的,一旦支架施工完毕后,无法调节受力桁架在竖向和水平向的位置,因此,如果在桥梁施工期间发生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角度和方位,则被固定的受力桁架的位置可能无法满足应变性的要求。
综上,目前亟需寻求一种具备受力桁架多方位可调的、又不增加成本的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斜跨低净空现役公路多方位可调式现浇箱梁支架体系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斜跨低净空现役公路多方位可调式现浇箱梁支架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先在现役公路的停车道和中分带中设置基础,并在基础上方搭设临时墩;
(2)在临时墩顶部安置大量程、高精度的电子油压千斤顶,并在千斤顶活塞杆顶部设置固定脚,通过固定脚搭设轨道;
(3)分次组装受力桁架,并依次将组装好的受力桁架吊装到已搭设的轨道上,组装受力桁架时每隔2-3个在受力桁架的下悬杆中设置滑动车轮,同时每跨之间在受力桁架中至少配置一个驱动电车;
(4)在受力桁架上悬杆上设置固定索,同时安装吊杆和下吊梁;
(5)在受力桁架上悬杆和下吊梁上设置模板支撑,安装底模、侧模、内模和端模,内模和底模之间设置固定架,完成现浇箱梁支架的施工。
所述的临时墩采用双柱结构,受力桁架可采用贝雷梁或军用梁拼接制作。
驱动电车与受力桁架通过连接端固定为一体,连接端设置在驱动电车外侧,与受力桁架上的腹杆相连,同时驱动电车底部还设置有驱动车轮和制动。
在轨道之间设置横向格构,保证轨道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中设置了能够使受力桁架前后移动的驱动电车和能够使受力桁架上下移动的千斤顶,实现了现浇箱梁支架的多方位可调,能够实时调控现场净空,在不影响公路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完成现浇箱梁的施工工作。
本发明中的驱动电车嵌入受力桁架内部,通过连接端与受力桁架的腹杆连接,保证了驱动电车和受力桁架的运动一致性和协同受力变形。
本发明通过在受力桁架上部设置固定索直接将吊杆和下吊梁固定在受力桁架的上悬杆上,无需再多增加分配梁,简化了施工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斜跨低净空现役公路多方位可调式现浇箱梁支架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受力桁架、轨道、千斤顶和临时墩的连接剖面图;
图3是驱动电车、受力桁架、轨道、千斤顶和临时墩的连接详图。
图中:1-基础;2-临时墩;3-千斤顶;4-固定脚;5-轨道;6-受力桁架;7-滑动车轮;8-下吊梁;9-制动;10-驱动电车;11-固定索;12-吊杆;13-底模;14-端模;15-桥梁顶面;16-模板支撑;17-侧模;18-内膜;19-固定架;20-连接端;21-驱动车轮;22-横向格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某在建桥梁与现役公路斜交成30°,设计净空为5.8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方式建造该桥,现要求在桥梁施工期间不影响现役公路的正常运营,且预留行车道净宽度不能小于10m、行车净空不能小于5.0m。为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采用的斜跨低净空现役公路移动可调式现浇箱梁支架体系体系,其具体施工和实施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0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斜拉桥主梁节段施工稳定性分析方法
- 下一篇:透水人行道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