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生华细辛的驯化与生防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0607.8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崔浪军;张袭;张鑫;赵秋芳;付瑞娟;张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生 细辛 驯化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华细辛的驯化与生防栽培方法,属于中药栽培技术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从海拔1.8km的高山地带,每年向山下移栽0.1km海拔,连续移栽5年,将野生华细辛引种至山下海拔1.3km的缓坡地带,在驯化的过程中,通过加入混合生防菌菌剂制改良华细辛种植土壤的生物环境,结合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获得适应海拔1.3km生长环境的华细辛驯化栽培种。该驯化栽培种既具备野生种高药用价值的特性,又适应了秦岭南坡山麓1.3km较低海拔的生境,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该方法能够降低野生华细辛的发病率,在保证其药用价值的同时,有效提高华细辛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野生华细辛的驯化与生防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华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浅根系、阴性植物,是细辛的地道药材。野生种华细辛的药用价值明显优于栽培种,但由于野生资源锐减、管理成本高、不易规模化生产、总产量不足等缺点,野生华细辛不可能作为药用华细辛的主要来源。而现有栽培种部分丢失了野生种华细辛的优良特性,药用价值、抗病性、抗逆性较野生种偏低。并且在野生状态下,由于生境中存在多种土传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引起疫病的疫霉属致病真菌),会阻碍华细辛的生长,从而影响华细辛的产量与品质。
秦岭南坡山麓是华细辛最重要的产区之一。该地区山地土壤腐殖质丰富,但是,在滋养植物的同时由于微生物群落构成复杂,致病菌易繁殖并感染华细辛植株,引发如叶枯病、锈病、疫病、菌核病等病害,进而导致华细辛产量与品质的下降。而过量的使用农药则会对种植地土壤结构、有益菌群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种植过程中涉的种子保藏、种植地处理、种植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虽已相对成熟,然而具体到该野生种华细辛和秦岭南坡山麓的独特生境,许多细节还有待修正。以种植地的处理为例,纯粹的整地与化学手段无法持续地改善土壤,后者甚至会对土壤本身结构产生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华细辛的驯化与生防栽培方法,该方法能够降低野生华细辛的发病率,在保证其药 用价值的同时,有效提高华细辛的产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野生华细辛的驯化与生防栽培方法,从海拔1.8km的高山地带,每年向山下移栽0.1km海拔,连续移栽5年,将野生华细辛引种至山下海拔1.3km的缓坡地带,在驯化的过程中,通过加入混合生防菌菌剂制改良华细辛种植土壤的生物环境,结合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获得适应海拔1.3km生长环境的华细辛驯化栽培种。
一种野生华细辛的驯化与生防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次移栽驯化
选定海拔1.7km、坡度20°±2°、郁闭度为0.2~0.69的坡地,整地并松土后先用70%的敌克松500倍液喷洒床面,然后在处理好的种植地上每平方米施用4kg农家肥、800g混合生防菌菌剂、800g草木灰和120g过磷酸钙,最后用1kg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和50kg麦麸加水混匀后铺洒在种植地表面,播种,待结果后采收种子;
2)第二年移栽驯化
选定海拔1.6km、坡度20°±2°、郁闭度为0.2~0.69的坡地,整地并松土后先用70%的敌克松500倍液喷洒床面,然后在处理好的种植地上每平方米施用4.5kg农家肥、900g混合生防菌菌剂、900g草木灰和135g过磷酸钙,最后用1kg 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和50kg麦麸加水混匀后铺洒在种植地表面,播种首次移栽驯化收获的种子,待结果后采收种子;
3)第三年移栽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0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笔
- 下一篇:适用于高压环境下的动物体力极限耐受实验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