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绝缘子用活性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0840.6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5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范瑞;李建设;王震;徐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晨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06 | 分类号: | C08K9/06;C08K9/04;C08K3/22;C08L8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绝缘子 活性 氢氧化铝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行业,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用活性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的伞套一般采用硅橡胶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作用、耐日光紫外线照射、耐臭氧氧化、耐霉菌滋生等优点,但存在机械强度低、耐电腐蚀不高及防护性能较差等缺陷,这使其长期的安全运行难以得到保障,必须通过添加多种无机绝缘填充剂的方式加以解决。氢氧化铝是目前国内外的复合绝缘子外绝缘中常用的耐电腐蚀填充剂。目前电力行业使用的氢氧化铝在弥补电性能时,减弱了硅橡胶优良的机械性能及后期的憎水迁移等性能,使产品长期运行得不到保证。我们研究的这种活性氢氧化铝与硅橡胶的相容性好,易加工,可以综合提高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性能、电性能、憎水性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复合绝缘子用活性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绝缘子,广泛应用于铁路机车车顶受电弓部位、电气化铁路线路及电力系统中的高压输变线路等领域,复合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包括绝缘、耐高低温、耐电痕化、耐电弧、耐候、阻燃及具有适宜的物理机械性能。满足标准DL/T376—2010《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通用技术条件》的各项要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满足复合绝缘子各项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各项性能更加优化,尤其包括扯断伸长率、扯断强度、永久变形、耐漏电起痕、憎水性。本发明一种提高复合绝缘子机械性能和电性能使用的活性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是由市售偶联剂工业品配制,添加量为0.5-2.5%,乙醇为稀释剂,微量的醋酸为催化剂,选择氢氧化铝的粒径范围1.5-10.0μm,改性温度80-130℃。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绝缘子用活性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氢氧化铝、改性剂加温搅拌制备得成品,其中,改性温度80-130℃。
所述改性剂为偶联剂,添加量为氢氧化铝质量的0.5-2.5%,以粉剂的质量为标准。偶联剂为不饱和硅烷偶联剂。
用氢氧化铝的粒径范围1.50-10.00μm。
高速搅拌10-30min。
复合绝缘子用活性氢氧化铝的制备过程中,还添加稀释剂乙醇,其添加量不大于偶联剂质量的0.25%,使用乙醇为稀释剂,根据偶联剂的用量,乙醇的量可以灵活调节,甚至不用。
复合绝缘子用活性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还添加催化剂醋酸,其添加量不大于偶联剂质量的0.015%,使用微量的醋酸用于调节偶联剂硅羟基的水解速度,根据反应速度要求可不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使用偶联剂对于绝缘子具有超疏水效应;
2.改性操作简单;
3.除尘效果好,粉尘少,有利于工人的健康;
4.满足标准DL/T376—2010《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通用技术条件》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扯断伸长率、扯断强度、永久变形、耐漏电起痕、憎水性比行业标准高出很多,使绝缘子长期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5.对机械性能和电性能能同时综合提高。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125kg氢氧化铝微粉粒径为1.5μm的产品加到改性机中,加温搅拌,加工温度120℃,A-151用量1kg、乙醇用量0.2kg、醋酸用量2滴混合均匀后,在加工温度下添加,保温高速搅拌20min.卸料降温。
(2)将100份硅橡胶生胶加入捏合机中,分4次加入35份气相法白炭黑、适量的结构化控制剂和脱模剂,物料加完后150℃及真空(-0.1MPa)条件下捏合1.5h,然后加入110份活性氢氧化铝、1.5份硫化剂双二五,再捏合1.5h,出料;然后放入开炼机中,开练至胶料光滑,得混炼胶。将混炼胶在开炼机上包辊,薄通3~5次,出片;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成型,一次硫化条件为170℃×20min,二次硫化条件为200℃×4h.样片测试备用。
实施例2
(1)125kg氢氧化铝微粉粒径为2.5μm的产品加到改性机中,加温搅拌,加工温度120℃,A-171用量1.25kg、乙醇用量0.2kg、醋酸用量2滴混合均匀后,在加工温度下添加,保温高速搅拌20min.降温卸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晨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晨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0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葛根海藻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灯具远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