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盖板组件、其制备方法及单体电池和电池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0996.4 | 申请日: | 200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6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潘仪;朱建华;沈晞;张中涛;周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8;H01M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浩然 |
地址: | 2016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盖板 组件 制备 方法 单体 电池组 | ||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空心铆钉、电极端子、密封层及绝缘件;
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空心铆钉设置在盖板上,所述空心铆钉的中空部分与通孔相通;
所述绝缘件位于空心铆钉内;
所述电极端子穿过绝缘件,空心铆钉夹持绝缘件以绝缘密封电极端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与绝缘件之间还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材料包括聚合物,所述密封层与绝缘件相互熔合;
所述电极端子与密封层接触的面上布有微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的材料填充所述微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选自全氟烷氧基共聚物、聚苯醚砜、聚苯硫醚、改性聚丙稀、三元乙丙橡胶、环氧树脂、酚醛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为密封层的材料加热熔融烧结后形成的密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的材料为聚苯硫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中还分散有填料,所述填料选自纳米钛白粉、纳米氧化铝和石墨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材料选自注塑级的全氟烷氧基共聚物、聚苯醚砜、聚苯硫醚、改性聚丙稀、三元乙丙橡胶、环氧树脂、酚醛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的材料与绝缘件的材料含有的聚合物为同种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铆钉与绝缘件之间还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绝缘件相互熔合;
所述空心铆钉与密封层接触的面上布有微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铆钉与盖板为一体结构;
所述绝缘件通过盖板通孔在盖板下表面形成隔圈,所述绝缘件在空心铆钉内通过注塑形成;
所述电极端子位于空心铆钉内的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形密封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结构的微孔孔径为10nm~2μm,微孔孔深为20~2μm。
12.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极端子的表面设置密封层及先对电极端子需设置密封层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布有微孔结构;
将空心铆钉设置在盖板上,空心铆钉的中空部分与通孔相通;
将设有密封层的电极端子穿过空心铆钉的中空部分及保证电极端子上的密封层至少部分处于空心铆钉内;
在密封层与空心铆钉间注塑绝缘件;
所述密封层材料包括聚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极端子的表面设置密封层包括在经过表面处理的具有微孔结构的电极端子的表面涂覆密封层材料,加热至密封层材料熔融,烧结形成密封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密封层与空心铆钉间注塑绝缘件前,在空心铆钉的内表面上设置密封层及先对空心铆钉需设置密封层的面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布有微孔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心铆钉的内表面上设置密封层包括在经过表面处理的具有微孔结构的空心铆钉的内表面涂覆密封层材料,加热至密封层材料熔融,烧结形成密封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320-390℃,时间为20-30分钟;
所述注塑的温度为340-390℃。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包括表面刻蚀处理;所述表面刻蚀处理选自电化学刻蚀、酸碱刻蚀或氧化剂刻蚀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09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