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4‑氨基‑N‑烷基苄胺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31058.6 申请日: 2015-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5001096B 公开(公告)日: 2017-07-21
发明(设计)人: 李文骁;李付刚;鄢冬茂;闫士杰;蔡文蓉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211/49 分类号: C07C211/49;C07C209/36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代理人: 李颖,何薇
地址: 110021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氨基 烷基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制备4-氨基-N-烷基苄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4-氨基-N-烷基苄胺是合成高档酸性染料和医药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其合成的C.I.酸性蓝264为高档蒽醌类染料,染色和印花后的棉纶在日晒、皂洗、汗渍、氧漂、海水洗涤等指标上有良好的表现,但是由于其中间体较贵,导致C.I.酸性蓝264产量一直不高。中间体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为,4-氨基-N-烷基苄胺的“4-位”硝化时副产较多,过滤困难,硝化后直接进行还原,目前工业上含N-烷基苄胺硝基苯类化合物还原制备氨基主要采取水合肼还原,还原同时导致4-硝基-N-烷基-N-乙酰基苄胺发生分解副反应,产品成本升高,质量下降。

2006年,清华大学开发了“一种还原硝基苄胺化合物为氨基苄胺盐酸盐”的方法(ZL200610012207.6),该方法以Pd-C/HCl为催化体系,将硝基苄胺化合物在氢气氛围中,进行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希望得到无苄基氢解的产品。与水合肼法相比,该方法使用了环保的氢气,反应只生成水,有较好的原子经济性。但是缺点较明显,其催化剂制备教繁琐,且不稳定,在反应套用时,无法确定各个组成部分配比的稳定性,催化剂很难多次套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4-氨基-N-烷基苄胺化合物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循环套用保护剂提高收率、降低成本;优化硝化工艺提高硝化定位效应;改变脱保护工序顺序,降低了还原原料的位阻效应,制备高效催化剂,提高了反应选择性,使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备4-氨基-N-烷基苄胺的方法,反应式如下:

式中R为1-6个炭原子的直链烷烃或支链烷烃;

反应过程以N-甲基苄胺为原料,经乙酰化保护、硝化、脱乙酰、采用Raney Ni为催化剂进行还原处理,即得4-氨基-N-烷基苄胺。

具体是:

所述式①乙酰化保护反应是以N-烷基苄胺为原料,在60-100℃下加入醋酸,完全混合后,在100-130℃下加入乙酸酐,控制温度120-150℃下使原料与乙酸酐发生反应,制备N-烷基-N-乙酰基苄胺,待用;其中,N-烷基苄胺:乙酸酐:醋酸的摩尔比为1:(1.05-1.2):(1.1-1.5)。

本发明的乙酰化保护除第一次加入新鲜的乙酸外,其余均使用回收的乙酸及乙酸酐水解后的乙酸,由于乙酸酐的分解,乙酸的量多于加入的量,其中后加入的乙酸中含有乙酰化的产品,在套用时,加入的乙酸为含有乙酰化产品的部分,多次套用后,乙酰化收率达到99.5%以上,且由于乙酰酐分解产生乙酸,除第一次加入乙酸,以后使用乙酸均为回收乙酸。

所述式②硝化反应是以乙酰化保护反应物N-烷基-N-乙酰基苄胺为原料,直接与发烟硝酸在-10-5℃的低温下硝化,反应完加入冰水,中和至中性,静置过滤得4-硝基-N-烷基-N-乙酰基苄胺;其中,N-烷基-N-乙酰基苄胺与发烟硝酸的摩尔比为1:(1.5-7.0)。

所述式③脱乙酰是将硝化反应产物4-硝基-N-烷基-N-乙酰基苄胺在酸性条件下,于80-120℃下水解脱乙酰基保护,色谱跟踪终点后,加碱调节pH=6,减压蒸馏除水,加入溶剂溶解,过滤除盐后得到4-硝基-N-烷基苄胺;其中,4-硝基-N-烷基-N-乙酰基苄胺与酸的摩尔比为1:(1.2-2.0)。所述酸为乙酸;所述色谱跟踪至终点后加入碱调节体系pH=6,所述的碱为本领域常用的碱,比如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等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或氨水。

所述式④催化还原是将脱乙酰反应产物4-硝基-N-烷基苄胺在溶剂的存在下,经催化剂Raney Ni在30-70℃、氢气压力0.5-1.5MPa下催化加氢,反应完减压脱溶剂得到4-氨基-N-烷基苄胺;其中,催化剂的用量为4-硝基-N-烷基苄胺质量的1-5%。

式③④所述溶剂为醇或甲苯;其中醇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

所述催化剂为骨架镍催化剂,为Ni-Fe-Cu/Al多元催化剂,Ni:Fe:Cu摩尔比为1:(0.1-0.25):(0.01-0.025)、Fe:Cu=7-12:1(摩尔比),Ni-Fe-Cu和Al质量比为1-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1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