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2483.7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9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8;A61P17/0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 瘙痒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目前,市场上治疗皮肤瘙痒或皮肤瘙痒为主的内服中成药有湿毒清胶囊、乌蛇止痒丸、肤痒颗粒、荨麻疹丸和消风止痒颗粒,这些药物常常会出现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马齿苋15-20、独活4-6、连翘2-4、徐长卿5-7、紫草3-5、赤药6-8、槐枝1-2、柿蒂2-4、三七5-8、土大黄4-5、蓖麻仁8-10、蝉蜕2-4、桑枝1-2、毛冬青4-6、蒲公英2-4、菟丝子5-8、羊蹄根4-5、蒲黄2-4、天花粉5-8、皂角刺1-2、山慈菇6-10、土茯苓4-6、碗花草根2-4、凹朴皮1-2。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马齿苋18、独活5、连翘3、徐长卿6、紫草4、赤药7、槐枝1.5、柿蒂3、三七6、土大黄4.5、蓖麻仁9、蝉蜕3、桑枝1.5、毛冬青5、蒲公英3、菟丝子6、羊蹄根4.5、蒲黄3、天花粉6、皂角刺1.5、山慈菇8、土茯苓5、碗花草根3、凹朴皮1.5。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然后加600-800ml去离子水,煎煮1-2小时,然后文火浓缩至100-150ml,冷却后过滤,将滤液涂敷于患处,每日2-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益胃,解毒消肿的功能,用于治疗皮肤瘙痒见效快,无毒副作用,而且本发明均为纯天然中药,对皮肤无任何刺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马齿苋18、独活5、连翘3、徐长卿6、紫草4、赤药7、槐枝1.5、柿蒂3、三七6、土大黄4.5、蓖麻仁9、蝉蜕3、桑枝1.5、毛冬青5、蒲公英3、菟丝子6、羊蹄根4.5、蒲黄3、天花粉6、皂角刺1.5、山慈菇8、土茯苓5、碗花草根3、凹朴皮1.5。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然后加600-800ml去离子水,煎煮1-2小时,然后文火浓缩至100-150ml,冷却后过滤,将滤液涂敷于患处,每日2-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陈某,男,27岁,背部及腹股沟瘙痒难忍,常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夜不能眠,使用普通止痒膏药治疗几日,毫无疗效,后涂敷本发明的搽剂,每日2次,次日则瘙痒明显减轻,后继续涂敷三日,皮肤恢复正常,无瘙痒。
病例2、张某,男,64岁,小腿部瘙痒难忍,常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涂敷本发明的搽剂,每日3次,连续涂敷五日,瘙痒全失,治愈。
病例3、胡某某,女,57岁,患皮肤瘙痒两周,天气潮湿、食辛辣饮食刺激则加重,严重时出现湿疹样变,涂敷本发明的搽剂,每日3次,连续涂敷一周,瘙痒全失,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24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带盒
- 下一篇:具有抗肿瘤、滋阴养胃、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