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2656.5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3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振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704 | 分类号: | A61K36/704;A61P25/0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多发性 硬化症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
背景技术
多发性硬化症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以及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M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该病在反复发作的开始阶段,神经功能的缺损是可逆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进行性恶化。因其发病率高,且倾向于年轻人患病,本病已成为目前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探索、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与途径,降低致残率、致死率,防止复发、加重,是MS的主要治疗目的 。中医学无多发性硬化之病名,可将其归为“痿证”“风痱”“视瞻昏渺”等范畴。该病病机复杂多变、虚实夹杂,临床常反复发作或加重,治疗起来非常棘手。中医学认为:MS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一身之主。多种原因导致脑之神机失常,体无所主,是MS发病的根本原因。该病属本虚标实之候 :本虚者,多为脾肾阳虚,肾藏精、生髓而通脑,“脑为髓海”“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肾阳虚衰,鼓动无力,不能藏精生髓,脑失所养,神机失用;加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不足,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则脑窍失养,最终导致健忘、下肢痿软无力、便秘、遗尿、尺脉沉细等诸症。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合欢皮【别名】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 【 来源 】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夏、秋间采;剥下树皮,晒干。【性味】甘,温平。【归经】入心、肝经。【功能主治】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疬,筋骨折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摘录】《中华本草》。
黑心解【 来源 】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玉龙乌头和拟玉龙乌头的块根。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 味辛;苦;性温;【归经】入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摘录】《中华本草》。
马雹儿【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马BAO儿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挖块根,去泥及细根,洗净,切厚片;茎叶切碎,鲜用或晒干。【性味】味甘;苦;性凉。【归经】肺;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摘录】《中华本草》。
麦奴【别名】 小麦黑敦、小麦奴、鬼麦、霉麦。【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小麦果穗感染了黑粉科真菌麦散黑粉所产生的菌瘿。【性味】辛,寒。【归经】入手少阴经。【功能主治】主热烦,解丹石、天行热毒。治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疟。【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摘录】《中华本草》。
蘼芜【别名】蕲莲、蘪芜、薇芜、江蒿、芎藭苗、川芎苗。 【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苗叶。【性味】 辛,温。【归经】入手少阴、足少阳、厥阴经。【功能主治】祛脑中风寒。治头风头眩,流泪,多涕唾。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去三虫。【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注意】 阴虚内热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毛蓼【别名】小蓼子草、蓼子草、红蓼子、竹叶菜、小毛草、柳辣子、红梗草、细刺毛蓼、香草。 【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毛蓼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初花期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辛;性温。【功能主治】主痈肿疽瘘瘰疬,杵碎纳疮中,引脓血,生肌。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活血;透疹。主外感发热;喉蛾;久疟;痢疾;泄泻;痈肿;疽;瘘;瘰疬溃破不敛,蛇虫咬伤;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麻疹不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
檵花【别名】纸末花、鸡寄、白清明花、土墙花。 【 来源 】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花。采收和储藏:清明前后采收阴干,贮干燥处。【性味】性平,味微甘涩。【归经】入肺、脾、胃、大肠四经。【功能主治】清暑解热,止咳,止血。治咳嗽,咯血,遗精,烦渴,鼻衄,血痢,泄泻,妇女血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摘录】《中华本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振玲,未经孙振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2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鹅口疮的中药口服液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