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VT静音链及变速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3646.3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4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军;卢旭东;叶斌;宣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3/06 | 分类号: | F16G1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11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vt 静音 变速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VT静音链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的CVT用传动的关键件为链条或钢带,且链条和钢带两侧端面相对中心对称。而链条为一种或多种链板组成,且其节距为一种或两种节距,经过有序的排列而成的链条长度,进而匹配变速箱的传动比和中心距。销轴为非圆的意向销轴,与链板的定位孔侧定位,每个链板孔内有四只销轴,两只一副,形成两销轴对滚的的铰链副,从而达到耐磨和噪声的效果。销轴两端面为对称弧面,弧面与锥盘进行摩擦传动,锥盘有四个,两个动锥盘和两个定锥盘,分别在变速箱输入轴两个、输出轴两个,输入轴的动锥盘与输出轴的定锥盘在同侧。通过改变两锥盘的距离,来调整链条围绕圆的半径,从而达到改变传动比,实现变速的效果。而此种变速箱的优点在于传动比稳定,设计制造简便,但缺点是变速箱所占空间较大。
在汽车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中,由于有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电机在一起布置,由于有驱动电机的存在,使得汽车整体布置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传统无级变速箱无法满足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条CVT静音链及变速箱,该CVT静音链的两端圆弧非对称结构布置,且圆弧曲率半径和角度均不相等。一端的倾角较小,一端的倾角较大,相对应的锥盘也进行调整,这样使得动锥盘放置在变速箱的同侧,而定锥盘放置在变速箱的另一侧,这样可以大大减小CVT变速箱所占用的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CVT静音链,由若干个链节单元通过连接组合构成,任意一个链节单元均包括外链节、内链节、连接链节和三副销轴,每个链节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且相邻链节可为相同节距,也可为不同节距,使用两种不同的节距能有效降低链条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提高链传动的效率。
所述外链节、内链节和连接链节均包括多片内链板,内链板内开设有一个链板孔,该链板孔的两端为A端和B端,所述链板孔为异形单孔;
销轴的两端面为非对称圆弧面,其中销轴B端的圆弧面与销轴中轴线的交点所在法线与该销轴中轴线之间夹角为1°~5°,销轴A端的圆弧面与销轴中轴线的交点所在法线与该销轴中轴线之间夹角为17°~22°;该结构使得链条的受力情况相对恶劣,所以在设计时要考虑左右两侧压力的合力要在链条链板的对称中心线上,且为垂直向上,而为保证上述要求,销轴B端与定锥盘接触,销轴A端与动锥盘接触,这样可以保证变速器运行平稳。
任意一个链节单元中的三副销轴为第一副销轴、第二副销轴和第三副销轴,其中销轴为截面非圆的异形销轴,且每副销轴(即每一个链节单元中第一副销轴、第二副销轴和第三副销轴)均由两个销轴对称排列组成;该结构使得该CVT静音链在传动过程中起到节距变化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噪声,提高传动效率。
在第N链节单元中:外链节链板孔的B端通过第二副销轴与内链节链板孔的A端间隙配合连接,内链节链板孔的B端通过第三副销轴与连接链节链板孔的A端间隙配合连接;
第N-1链节单元的连接链节链板孔的B端通过第N链节单元的第一副销轴与第N链节单元的外链节链板孔的A端间隙配合连接,从而实现相邻链节单元之间连接;
第N+1链节单元的外链节链板孔的A端通过第N+1链节单元的第一副销轴与第N链节单元的连接链节链板孔的B端间隙配合连接,以实现相邻链节单元之间连接,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作为优选,所述内链板包括内链板A、内链板B、内链板C和内链板D,其中:内链板A的节距和内链板B的节距相等,内链板C的节距和内链板D的节距相等,
其中:令内链板C或内链板D的节距为P,内链板A或内链板B的节距为Q,P=(1.25~1.45)×Q。
这种以不同形式不同节距排列的内链板,既可以节距链条在传递动力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又可以灵活的改变链条的长度,适合于中心距多样的变速箱中。
作为优选,由于链条传动中,节距大其多边形效应大,在CVT静音链中内链板C和内链板D的数量小于内链板A和内链板B的数量,即在链条的选择中由多片内链板C并排组成小节距链节和由多片内链板D并排组成小节距链节在整条链条中所占的比例应该大于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3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