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补偿串联数据信号的边沿失真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4664.3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2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M·J·卢汉;K·C·格里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补偿 串联 数据 信号 边沿 失真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在串行通信系统(200)中补偿通信通道(250)引入的串行数据信号的边沿失真的设备(230,330),所述设备包括:
主路径(238,438),其配置为将串行器(220)输出的串行数据信号传递到所述通信通道,所述主路径以主路径延迟量延迟所述串行数据信号;
第一延迟路径(231,431),其配置为以比所述主路径延迟量更低的第一延迟量延迟所述串行数据信号;
第二延迟路径(232,432),其配置为以比所述主路径延迟量更大的第二延迟量延迟所述串行数据信号;
第一脉冲发生器(235,635),其配置为响应于延迟了所述第一延迟量的串行数据信号,生成第一补偿脉冲;
第二脉冲生成器(236,636),其配置为响应于延迟了所述第二延迟量的串行数据信号,生成第二补偿脉冲;和
组合器(237),其配置为将第一和第二补偿脉冲与来自所述主路径的主路径延迟的串行数据信号进行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补偿脉冲和所述第二补偿脉冲补偿要由通信通道引入的主路径延迟的串行数据信号的量值损失和非线性相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补偿脉冲具有能够变化的对应第一脉冲宽度和第一脉冲幅值,所述第二补偿脉冲具有能够变化的对应第二脉冲宽度和第二脉冲幅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脉冲宽度和所述第二脉冲宽度中的至少一个低于作为通信通道的数据速率的倒数的单位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补偿脉冲出现在所述第二补偿脉冲开始之前,且
其中,所述第一补偿脉冲开始于与主路径延迟的串行数据信号的跃变边沿开始时相同的时间,预先补偿由于量值损失或非线性相位中的至少一个所引起的边沿的上升时间恶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补偿脉冲开始于与主路径延迟的串行数据信号的跃变边沿结束时相同的时间,预先补偿由于过冲、下冲和减幅振荡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过冲或下冲是由于非线性相位而引起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补偿脉冲的第一延迟量和对应于第二补偿脉冲的第二延迟量中的每一个均是能够独立地调节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补偿脉冲和所述第二补偿脉冲中每一个的极性是能够反转的。
8.一种用于在串行通信系统(200)中补偿通信通道(250)引入的串行数据信号的边沿失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主路径(238,438)中以主路径延迟量延迟所述串行数据信号;
在第一延迟路径(231,431)中以第一延迟量延迟所述串行数据信号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延迟量低于所述主路径延迟量;
在第二延迟路径(232,432)中以第二延迟量延迟所述串行数据信号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延迟量大于所述主路径延迟量;
响应于延迟了所述第一延迟量的串行数据信号的所述一部分,生成第一补偿脉冲;
响应于延迟了所述第二延迟量的串行数据信号的所述另一部分,生成第二补偿脉冲;和
将第一和第二补偿脉冲与来自所述主路径的主路径延迟的串行数据信号进行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补偿脉冲和所述第二补偿脉冲补偿要由通信通道引入的主路径延迟的串行数据信号的量值损失和非线性相位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延迟量包括:第一开始信号,其由第一公共延迟量提供;第一停止信号,其由所述第一公共延迟量和第一额外延迟量提供,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延迟量包括:第二开始信号,其由第二公共延迟量提供;第二停止信号,其由所述第二公共延迟量和第二额外延迟量提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公共延迟量与所述第一公共延迟量和所述第一额外延迟量的总和之差确定所述第一补偿脉冲的宽度;并且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公共延迟量与所述第二公共延迟量和所述第二额外延迟量的总和之差确定所述第二补偿脉冲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46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