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透气的人造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4666.2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8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顾长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江东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B32B9/04;B32B27/12;B32B27/40;B32B7/12;B32B33/00;B32B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透气 人造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革。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造革是一种外观、手感似皮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织物为底基,涂覆合成树脂及各种塑料添加制成。上世纪八十年代,昂贵的皮衣皮料一般人消费不起,应市场需求,仿冒皮革的人造革一度流行起来,被广泛应用于制衣、制包。这样仿冒皮革的人造革衣服、包包一度充斥街头,满足了人们穿皮戴皮的愿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运动,因此运用而生的户外运动产品也越来越多,运动装更是人们首选的户外运动装备;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皮革服装多数没有防水、透气的功能,无法满足户外运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的人造革,此人造革防水、透气并且层次感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水、透气的人造革,其特点是:所述人造革包括外层的泼水聚氨酯层、中层的溶胶层和内层的透气层,所述溶胶层设置在外层泼水聚氨酯层的内侧,所述外层泼水聚氨酯层通过溶胶层与透气层连接在一起,所述透气层包括竹炭纤维面料,所述竹炭纤维面料上覆有一层无纺布,所述竹炭纤维面料和无纺布之间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面料块,竹炭纤维面料和无纺布之间的边缘部位设置有若干第二面料块,所述第一面料块的直径小于第二面料块的直径。
本发明一种防水、透气的人造革,其溶胶层内均设有热熔胶,所述热熔胶为反应型PUR热熔胶。
本发明一种防水、透气的人造革,其第一面料块和第二面料块的两面均通过粘合剂粘贴在竹炭纤维面料和无纺布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发明采用的竹炭纤维面料和无纺布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因此有有效去除包里的异味,当天气潮湿时,也不容易产生细菌,而中间面料块厚,边缘面料块薄的设置,使得包既具有层次感,实用性强。
②本发明包括外层的泼水聚氨酯层和内层的透气层,通过对外层的泼水聚氨酯层进行泼水,实现防水功能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水、透气的人造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透气层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泼水聚氨酯层1,
溶胶层2,
透气层3,
竹炭纤维面料3.1,
无纺布3.2,
第一面料块3.3,
第二面料块3.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一种防水、透气的人造革,所述面料包括外层的泼水聚氨酯层1、中层的溶胶层2和内层的透气层3,所述溶胶层2设置在外层泼水聚氨酯层1的内侧,所述外层泼水聚氨酯层1通过溶胶层2与透气层3连接在一起。
包体面料复合过程:面料复合过程:
第一步,透气层3的外侧涂上一层热熔胶,形成溶胶层2;将泼水聚氨酯层1铺设在溶胶层2上,将泼水聚氨酯层1与透气层3进行点贴复合;
点贴复合方式,对透气透湿影响小,复合强度高,用这种方式复合出来的人造革,耐水洗性高;且点贴过程中,无有机挥发溶剂,环保,成本也低;
第二步,将第一步复合好的人造革放置24小时后熟成;将复合好的人造革经泼水机泼水后通过烘箱烘干。
所述透气层3包括竹炭纤维面料3.1,所述竹炭纤维面料3.1上覆有一层无纺布3.2,竹炭纤维面料3.1和无纺布3.2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所述竹炭纤维面料3.1和无纺布3.2之间设有若干第一面料块3.3和若干第二面料块3.4,所述第一面料块3.3的直径小于第二面料块3.4的直径,所述第一面料块3.3和第二面料块3.4的两面分别通过粘合剂粘贴在竹炭纤维面料3.1和无纺布3.2上,所述第一面料块3.3厚度为0.5mm~1mm,优选的,为0.6mm~0.9mm,第一面料块3.3设置在竹炭纤维面料3.1和无纺布3.2之间的中间部位;第二面料块3.4厚度为0.2mm~0.5mm,优选的,为0.3mm~0.4mm,第二面料块3.4设置在竹炭纤维面料3.1和无纺布3.2之间的边缘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江东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江东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4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真菌偶氮环酰胺
- 下一篇:用于废气涡轮增压机的操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