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季阶段性刺参室内养成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34697.8 申请日: 2015-07-22
公开(公告)号: CN104938394A 公开(公告)日: 2015-09-30
发明(设计)人: 高磊;苏浩;鲍相渤;赫崇波;高祥刚;李云峰;刘卫东;马真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赵淑梅;李馨
地址: 116023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冬季 阶段性 刺参 室内 养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冬季阶段性刺参室内养成方法,属于海参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刺参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属。栖息于潮间带、潮下带,喜栖水流缓稳、海藻丰富的细沙海底和岩礁底生活。刺参营养价值极高,古人发现“其性温补,足敌人参”,因补益作用而得名。刺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被视作为中餐的灵魂之一。

露天泥底池塘养殖是目前刺参养殖的主要方式,常在投苗后2-3年收获成参,养殖周期较长。同时,由于池塘环境条件可控性差,往往形成靠天吃饭的局面,特别在冬季,池塘水温达到冰点,水体表面冰封,刺参停止摄食进行休眠状态,消化道退化、体重减轻,在极端严寒天气时还会严重影响养殖成活率;如遇大雪天气,可能造成冰下藻类光照不足,令刺参缺氧死亡。同时,刺参育苗车间在冬季常常有大量空池闲置,不能有效利用,形成资源浪费。因此,作者通过实践探索,在冬季利用闲置刺参育苗车间对大规格参苗进行室内养殖,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刺参生长速率,使养殖刺参在冬季结束时即可达到上市规格,大大提高养殖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针对现有刺参养殖技术的问题和不足,利用冬季闲置刺参育苗车间,提供一种冬季阶段性刺参室内养成方法,进行可控、高效刺参养殖。本发明操作简易、节省能源、有效利用闲置资源,缩短刺参养殖周期,提高养殖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冬季阶段性刺参室内养成方法,利用闲置刺参育苗车间进行冬季阶段性刺参室内养成,具体养殖方法包括:

(1)时间选择

本养殖方法应用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此时海水水温低于8℃,此时刺参育苗车间空闲养殖池较多。具体时间根据养殖生产需要灵活调整。

(2)养殖场所

刺参育苗车间;刺参育苗车间室温16±1℃。

(3)水质

将外海水过砂滤罐和进水口1000目滤水袋去除其中杂质和浮游动物,后置于刺参育苗车间的池中升温待用,当水温升至12±1℃时即可使用。

(4)养殖密度

为防止密度过高造成水质恶化,养殖过程中调整养殖密度,养殖密度小于10kg/m2

(5)投喂

每天15:00-17:00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刺参体重的1~3%;每隔2~3小时观察刺参摄食情况,根据刺参摄食和排便状况进行饲料调整。

(6)日常管理

为保持养殖池内水质,每5天换水30%,换水时利用虹吸管将高温水由邻近蓄水池导入,后将蓄水池补以低温水。每15天进行1次倒池,倒池时将养殖池水放干,小心将刺参移至邻近的蓄水池中,此时蓄水池转为养殖池,而空出的养殖经清洗、消毒、蓄低温水后转为蓄水池。若养殖过程中水质突然变化,应及时换水或倒池处理。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增加附着基浮力和稳定性,将传统育苗用刺参网片附着基,进行多组捆绑和加装浮子,即可满足大规格刺参苗种附着需要。每组由3~6个网片附着基捆绑而成,每1m2投放4~8组附着基。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养殖方法目的是通过4~5个月的阶段室内养殖,将大规格刺参苗种养成上市规格进行出售。因此,本方法选取苗种规格25~50g/头。由于室内养殖能够很好的控制水质环境,因此苗种投放密度较池塘养殖高,为1~2kg/m2,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刺参生长、摄食等情况调整养殖密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育苗车间走道两侧为养殖池,一侧进行刺参养殖,另一侧蓄水升温待用。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减少车间改造工程,本养殖方法采用锅炉配合暖风机加热的方式对车间室温进行提温,通过车间室温带动水温上升。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海水进入车间后置于蓄水池中升温待用,当水温升至12±1℃时即可使用。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投喂马尾藻、海泥及配合饲料。按质量比包括马尾藻:海泥:鱼粉:酵母粉=1:4~6:0.25~0.3:0.1~0.15。如有条件可采集新鲜海菜少量磨碎混入,以提高饲料诱食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刺参为室外养殖转入室内养殖。

发明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4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