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网状式防雷接地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5318.7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阳锋;吴先;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网状 防雷 接地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接地装置,特别是用于电力输电线的接地阻值小、导电率高的防雷接地线。
背景技术
雷电是影响输电线安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占据线路故障跳闸的首位。雷电是大气活动的自然过程,迄今还不可控制,但我们需要对常发事故进行分析,寻找雷击规律,加强防范。目前,人们安设避雷针、避雷线等,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了雷击的损坏程度。
但现在仍然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安装在接地电阻高的杆塔,如岩石塔基的输电线。在电力传输的电杆选址和接地电阻上,是一对矛盾,前者希望地基坚硬、干燥、腐蚀性小,方才更加耐久、稳定、可靠;但这样的地基结构必然密集度大,水分含量少,传导功能差,所以接地电阻值大,对雷击的过电压、强电流释放、排泄功能相对差,由此又加重了危害性。
那么,接地电阻值到底有多大,是否符合要求,需要用测试方法来解决,并按JGJ92-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规定,电气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来衡量,但对岩石塔基的测试,往往在几十欧姆以上,故不符合规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施工更方便且接地电阻更小的电力网状式防雷接地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力网状式防雷接地线,外置固定在水泥杆上的接地线,该接地线下端伸入大地以内,所述水泥杆埋入大地内的部位上套装有一个金属圈,该金属圈为圆箍式金属圈:金属圆筒的开口上设有两个耳板,耳板上有供螺栓连接的圆孔,该金属圆筒上沿径向均布焊接有多根网状接地线;金属圈的金属圆筒压接在所述接地线上形成电气连接。
所述金属圈的金属圆筒为与水泥杆相适配的圆锥体形。
所述网状接地线为4~8根金属杆或金属板。
所述金属圈位于大地地表以下大于等于100mm的位置处。
所述金属圈和网状接地线上涂覆有HTJ03型降阻剂。
与现有电力防雷接地线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改造方便、改造成本低。
2、由于本接地线从金属圈以下形成网状接地形式,以及其上涂覆降阻剂,因而具有接地电阻小、导电率更高的特点。
3、现场施工更方便。
金属圈与接地线之间采用压接方式连接,同时,金属圈制成圆箍式且为与电线杆相适配圆锥形体,为现场施工带来了极大方便。水泥杆制作完成后,水泥杆上外置固定一根接地线,现场施工时,再将金属圆筒直接套在水泥杆的适当部位上,采用螺栓将其固定在水泥杆上,与此同时将水泥杆上的接地线与输电线上的避雷线引入进行紧压,形成电气连接即可。
与现有单根接地线相比,增加导电率4~8倍(见实施方式中的计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接地线对比现有接地线的改造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金属圈和网状接地线的放大成型图。
图3和图4分别是四根和八根接地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接地电阻值大,雷电释放功能差的地基需做出考虑设计,以改变其不利状况。改变的方式比较多,这里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介绍一种网状式防雷接地线。如图1所示。
图1以水泥杆(即水泥电杆)3为例(因水泥杆目前在10~220kV输电线2中仍有广泛应用,并且为防雷击爆炸,其避雷针、避雷线1基本是从顶端用金属条或金属片作为接地线)沿杆体的外部引接到地下。见图1中左边一根水泥杆,外置固定在水泥杆3上的接地线4,该接地线4下端伸入大地5以内。
图2示出,水泥杆3埋入大地5内的部位上套装有一个金属圈6,该金属圈6为圆箍式金属圈:金属圆筒的开口上设有两个耳板,耳板上有供螺栓连接的圆孔,该金属圆筒上沿径向均布焊接有多根网状接地线7;金属圈6的金属圆筒压接在所述接地线4上形成电气连接。
所述金属圈6的金属圆筒为与水泥杆3相适配的圆锥体形。
金属条或金属片对雷击过电压和强电流只是起引接作用,而无消除功能,真正的释放消除,是靠大地5。如220kV地线在与大地5接触中,尽管金属条或金属片可以深埋1000~1500mm以上,但遇到岩石等高阻型地基,一根接地线的释放效果并不好。为此,我们在入地面适当位置(如100mm或大于100mm处),在水泥杆3上套接了一个金属圈6,该金属圈的金属圆箍的周围焊接了4—8根分支接地线。这4—8根分支接地线即可伸向四面八方,形成网状型接地线,即把图1中左面水泥杆上原紧贴的一根接地线4,变成了右面水泥杆上4—8根新型网状接地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5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