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动驱动的三维步行机器人腿部构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5614.7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8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陈先宝;郭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刘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驱动 三维 步行 机器人 腿部 构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冲击负载的转动驱动的三维步行机器人腿部构型。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腿式机器人的研究已经逐步进入到实用阶段,已经有不少的机器人可以自带能源,在户外稳定的自主行走并执行指定的作业任务。腿式机器人与轮式机器人和履带式机器人的最大区别在于,腿式机器人具有更高的机动能力,它们更适合在复杂地形中执行作业任务,例如化工厂、地震灾区、核电站等。为了拓展机器人的作业领域,常常需要将机器人以一定的方式投放到这些区域,腿式结构的承载能力常常较低,尤其是在机器人落地冲击的一瞬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机器人快速派遣到作业地点是一个十分有研究价值的领域。
一般的柔性腿可以通过通过足端的弹簧、阻尼系统以及腿部的弯曲缓冲来吸收落地的能量,猫科动物在这方面给人类很好的启示。但对于体重在上吨级别的重载机器人,这种方式就不完全适用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冲击对驱动器的负载能力要求过高,加上冲击的瞬时性,非常容易对驱动执行单元造成损坏。现有的几百公斤以上的动物都难以抵抗哪怕若干米的跌落,现有的重载机器人也没有相关的记录。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另一方面,常规的机器人腿部各驱动功率需求大小相差较大,比如在行走过程中,膝关节需要较大功率的驱动器,而髋关节需要的功率较小。这对于机器人的制造成本、驱动的选型都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尤其当机器人腿部将面临冲击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从机器人的腿部构型这个基本问题着手进行设计。
综上所述,常规的步行器的腿部设计无法解决重载机器人落地冲击的问题,以及驱动器功率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为了拓展机器人的作业范围,将机器人派遣到更为复杂的环境下执行作业任务,需要对机器人的腿部构型进行重新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驱动的三维步行机器人腿部构型,以解决现有腿式机器人腿不能抗冲击以及驱动器功率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动驱动的三维步行机器人腿部构型,包括:机架、腿部伸缩机构、并联驱动机构以及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并联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并联驱动机构与腿部伸缩机构驱动连接,所述腿部伸缩机构与机架相连接;其中:
所述腿部伸缩机构包括:侧摆块1、摆动杆2、传动杆a4、传动杆b5、小腿杆3和足部杆6,其中,所述侧摆块1通过转动铰链a和机架V连接,实现腿部伸缩机构左右摆动,所述侧摆块1再通过与转动铰链a正交布置的转动铰链b与摆动杆2相连,实现腿部伸缩机构的前后摆动,所述摆动杆2通过转动铰链c与传动杆a4相连,所述传动杆a4通过转动铰链d和传动杆b5相连,所述传动杆b5通过转动铰链e和小腿杆3相连,所述小腿杆3通过球铰以及弹簧与足部杆6相连;
所述并联驱动机构包括三个完全相同的分支,其中每一个分支均包括:驱动杆8、万向节9、连接杆10和传动组件11;其中,所述驱动杆8的一端通过转动铰链f和机架V连接,驱动杆8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9和连接杆10连接,所述连接杆10通过与其相对应的传动组件11与腿部伸缩机构的传动杆a4相连,用于驱动腿部伸缩机构运动;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三组转动驱动部件7,三组转动驱动部件7分别与并联驱动机构的三个分支的驱动杆8相连,用于驱动三个分支的驱动杆8绕各自的转动轴旋转摆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11包括顺序相连的三个转动铰链g,三个转动铰链g的旋转中心交于一点,等效于一个球副铰链。
优选地,所述万向节9包括两个正交的转动铰链h。
优选地,所述足部杆6的端部形成足尖结构,所述足尖结构具有前后、左右和上下三维运动输出。
优选地,所述腿部伸缩机构可以达到这样的姿态:摆动杆2和小腿杆3共线,同时,并联驱动机构三个分支的驱动杆8和连接杆10也都同时共线。
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部件7采用如下任一种形式:
-液压马达驱动;
-旋转电机通过蜗轮蜗杆驱动;
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部件7通过旋转电机直接驱动或通过减速器驱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5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结构及焊接结构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钻井平台桩腿的防变形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