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保温隔热筒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5673.4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玲霞;项剑;陈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保温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盛液容器,具体涉及一种双层保温隔热筒杯。
背景技术
在冬天,我们在杯内加入热水后会将杯子捧于手心取暖,此时,热水的温度直接通过杯壁传给人体,不仅容易对人手造成烫伤,而且热量很快就通过杯壁散逸了,取暖的时间相对较短。对此,就需思考两个问题:其一,是如何不让热水的温度直接传递给人体,保护人手;其二,是如何充分利用水体的热量,令人们可以有较长的取暖时间。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提及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层保温隔热筒杯,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层保温隔热筒杯,包括具有朝上开口的内套筒和外套筒,该内套筒置于所述外套筒中,二者的开口沿连接封闭以形成中空的隔层腔,所述隔层腔内填充有大比热容液体;所述内套筒为热的优良导体,所述外套筒为热的非优良导体。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内套筒与外套筒的开口沿由环状唇沿连接封闭,该环状唇沿也为热的非优良导体。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大比热容液体为纯水。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热的非优良导体为塑料,其厚度在2-3毫米。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热的优良导体为铝合金、不锈钢或铁,其厚度在1-2毫米。
本发明首先利用双套筒的结构,为水体与杯外壁之间设置隔层,令热量的散热更为温和一些;其次,利用纯水等比热容较大的液体作为中间储能,既能有效吸收热水热量,再次级传递给人手,又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热量散逸的速度,以获取相结较长的取暖保温时间,本发明是一项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的产品,而且成本很低,适合日常家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层保温隔热筒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双层保温隔热筒杯,包括具有朝上开口的内套筒1和外套筒2,该内套筒1置于所述外套筒2中,二者的开口沿连接封闭以形成中空的隔层腔3,所述隔层腔3内填充有大比热容液体;所述内套筒1为热的优良导体,所述外套筒2为热的非优良导体。
所述内套筒1与外套筒2的开口沿由环状唇沿4连接封闭,该环状唇沿也为热的非优良导体。
所述大比热容液体为纯水,本发明首先利用双套筒的结构,为水体与杯外壁之间设置隔层,令热量的散热更为温和一些;其次,利用纯水等比热容较大的液体作为中间储能,既能有效吸收热水热量,再次级传递给人手,又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热量散逸的速度,以获取相结较长的取暖保温时间,本发明是一项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的产品,而且成本很低,适合日常家居使用。
所述热的非优良导体为塑料,其厚度在2-3毫米。
所述热的优良导体为铝合金、不锈钢或铁,其厚度在1-2毫米。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5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炉炉体与托圈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转炉烟罩联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