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持式髋关节复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5770.3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俞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藤蔓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髋关节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夹持式髋关节复位器。
背景技术
提出股骨距截骨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隐患,如过渡松解软组织会造成术后髋关节的不稳定以及无力,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股骨粗隆下截骨存在延迟负重,甚至导致截骨处骨不连的可能,且可能影响患者术后负重锻炼的时机。此外,上述方法都会增加额外的创伤操作,不但会增加术中的失血量,还会延长手术时间,无疑会增加患者围手术期各种意外发生的风险。
为此,现有技术当中设计了一种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复位困难的髋关节复位器。其引导槽的前端呈钝圆型,以防止在复位过程中对人工股骨头或髋臼假体造成锐性损伤。手柄的后端还具有圆形挂孔,方便在维护保养时将髋关节复位器挂起。该复位器结构上虽然简单,但使用过程中,对髋臼假体无法实时的控制,只能将人工股骨头与髋臼假体复位,而不能实现对其相应部位的检查,在用此复位器打开人工股骨头与髋臼假体之间的孔隙则就不能够实现。
人工髋关节包括髋臼假体、人工股骨头假体和股骨柄假体,行全髋手术时先将髋臼假体和人工股骨头假体分别安装于患者的髋臼和股骨柄假体的相应位置。对于术前存在股骨头脱位的患者,由于其患肢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及关节囊挛缩等原因,假体安装完毕后对髋关节进行复位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夹持式髋关节复位器,其设计的夹持环,在结构上简单,而且能够夹持住人工股骨头的球头,并不产生损害,方便其移动和检查。
夹持式髋关节复位器,包括夹持环、手柄、把手凸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环与手柄一端连为一体,所述夹持环为半环状,横截面为凹形,与人工股骨头的球头相配合,两球面弧度相匹配,凹形球面光滑,所述手柄一端上表面设有把手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环的高度在6mm-10mm之间,凹形球面半径与直径为28mm、32mm和36mm的三种球头任意一个相匹配的弧长。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为不锈钢材质,两个手柄相对夹紧形成夹持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凸缘为塑料材质,横截面为连续半圆面形成的凸缘。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式髋关节复位器,该复位器通过手柄控制夹持环,能够在手术中快速地将人工股骨头复位到髋臼中,节省了手术时间和人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用时不会损伤人工股骨头的球头,接触到髋臼时不会划伤髋臼,医用安全性好,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避免了不必要的截骨手术和软组织松解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夹持式髋关节复位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夹持式髋关节复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夹持式髋关节复位器夹持环端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夹持环,2、手柄,3、把手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和3所示,夹持式髋关节复位器,包括夹持环1、手柄2、把手凸缘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环1与手柄2一端连为一体,所述夹持环1为半环状,横截面为凹形,与人工股骨头的球头相配合,两球面弧度相匹配,凹形球面光滑,所述手柄2一端上表面设有把手凸缘3。
其中,夹持环1的高度在6mm-10mm之间,凹形球面半径与直径为28mm、32mm和36mm的三种球头任意一个相匹配的弧长。
其中,手柄2为不锈钢材质,两个手柄2相对夹紧形成夹持构件。
其中,把手凸缘3为塑料材质,横截面为连续半圆面形成的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藤蔓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藤蔓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5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桡骨远端爪型锁定接骨板
- 下一篇:一种冠状动脉CTA影像中提取血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