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横档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5774.1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3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张洪;朱预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H3/02 | 分类号: | D06H3/02;D06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横档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织物横档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目光分析法观察织物表面的横档特征,目光分析法包括迎光检测法和逆光检测法,通过观察确定布面横档的分布有无规律性、横档处与正常处的颜色深浅差异,并对横档处与正常处的布面边界做好标记;若横档为规律性横档,运用直尺测量横档处与正常处布面宽度与长度、横档处与正常处的间距;若为无规律性横档,则测量记录横档宽度与长度变化范围;
第二步,使用密度镜和拆布分析法确定正常处与横档处织物的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值,比较二者有无差异;同时在拆布过程中确定织物正常处与横档处的纱路数,即排纱循环,比较正常处与横档处排纱循环是否有差异,验证排纱是否有误;
第三步,采用仪器分析法,对从布面上拆下来的正常处与横档处纱线的纱线纤维成份、线密度和捻度进行测试,若为针织物时还应测试线圈弯纱深度,比较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首先,运用视频显微镜观察横档处与正常处纱线纤维的组成成分是否存在差异,通常对于天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是观察纤维横向截面和纵向截面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对于化学纤维单独采用燃烧法和化学溶解法进行鉴别比较,或结合燃烧法、化学溶解法进行综合测试分析;然后,将拆出的正常处与横档处纱线在相同拉伸力下剪取相同的长度,在电子天平上分别称重,经换算后得出正常处与横档处纱线的线密度;而后,应用纱线捻度测试仪测试纱线的捻度:对于单纱,采用退捻加捻法测量正常处与横档处纱线的捻度,对于股线织物,首先在捻度仪上手动测量股线的捻度,其次,对纱线解捻后再测试单纱捻度;最后,在正常处与横档处分别裁剪相同线圈纵列数长度为5-10cm的布样,分别拆出若干根纱线,在相同拉伸力下测量正常处与横档处线圈的伸长量,比较伸长量从而得出正常处和横档处纱线线圈的弯纱深度是否有差异,即织造时的喂入张力是否有异常;
第四步,对于混纺纱机织物,采用化学溶解法测试纱线的混纺比,通常对纤维素纤维、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混纺纱织物,先在烘箱将纱线烘干,温度设定100℃,烘二十分钟左右称重,再烘五分钟称重,前后重量差异在0.8%以内时进行溶解,采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进行溶解,在95℃水浴锅中加热20-30分钟左右,溶解掉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留下化学纤维,经烘箱烘干后称重,对比溶解前后重量,进行换算,得到纱线混纺比;对于混纺纱针织物以及布面含有氨纶丝的天然纤维或纤维素纤维纯纺针织物,采用化学溶解法进行测试分析混纺比和张力问题,通常对纤维素纤维、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混纺纱织物,先在烘箱将纱线烘干,温度设定100℃,烘二十分钟左右称重,再烘五分钟称重,前后重量差异在1%以内时进行溶解,采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进行溶解,在95℃水浴锅中加热20-30分钟左右,溶解掉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留下化学纤维,经烘箱烘干后称重,对比溶解前后重量,进行换算则得纱线混纺比;对于布面含有氨纶丝的天然纤维或纤维素纤维纯纺针织物,采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进行溶解,在95℃水浴锅中加热25-35分钟左右,溶解掉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留下纯氨纶丝织物,观察纯氨纶织物是否还存在横档,若仍有横档,则确定横档是由氨纶张力差异所致;对于腈纶与棉、羊毛、亚麻、黏胶等纱线交织的织物,若织物有规律性横档,采用65%的硫氰酸钾溶液进行溶解,在70-75℃水浴锅中加热10-20分钟左右,溶掉腈纶,观察溶解后的布面是否还有横档,判断腈纶的张力是否有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57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化甲醇为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烟花银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