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海洋黄柄曲霉HN4-13菌株制备大黄素-8-甲醚的方法与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6244.9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6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郭雷;王聪;许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
主分类号: | C12P7/66 | 分类号: | C12P7/66;C07C50/34;C07C46/10;A61K31/122;A61P31/04;C12R1/6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海洋 曲霉 hn4 13 菌株 制备 黄素 甲醚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海洋黄柄曲霉HN4‑13菌株制备大黄素‑8‑甲醚的方法,该方法以哈氏弧菌为指示菌,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HPLC)等方法对黄柄曲霉HN4‑13菌株发酵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1个抗哈氏弧菌活性化合物HY2,通过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确定HY2为大黄素‑8‑甲醚。本发明方法从黄柄曲霉HN4‑13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大黄素‑8‑甲醚(questin),并且实验证明大黄素‑8‑甲醚(questin)对水产病原哈氏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抗水产病原弧菌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海洋真菌发酵产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海洋黄柄曲霉HN4-13菌株发酵产物提取大黄素-8-甲醚(questin)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前述方法制得的questin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水产品养殖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也不断出现各种动物疾病。由弧菌属细菌哈氏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等引起的弧菌病(Vibriosis)是引起养殖鱼、虾、蟹及贝类等水产动物疾病的主要病原细菌。目前,用于水产养殖业的抗菌药主要是从医用和兽用抗菌药移植而来,而专用于水产养殖业的抗菌原料药非常少。抗生素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的药物虽然便捷有效,然而,耐药菌株的产生使抗生素的疗效越来越不理想,并且变异病原菌往往会引起更为严重的疾病。此外,抗生素在水产品中的残留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为了维护水产品的安全,保障人们的健康,必须减少甚至杜绝医用和兽用抗菌药在水产上的应用。因此,研究开发新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水用抑菌药物对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在医药的开发上比较深入,有关海洋微生物对水产病原菌拮抗物质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且主要集中在海洋细菌抗水产病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上,如Xu等人从解淀粉芽孢杆菌M1中分离得到的对耐药弧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脂肽。海洋真菌抗水产病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鲜有报道。海洋真菌由于其遗传背景复杂、代谢产物种类多、产量高,已成为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一些毒性高的农药将逐步被限制使用,安全、高效、低残留的新型农药亟待开发。海洋真菌是水用抗生素的新资源,已经成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开发高效环保新型渔药的重要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利用海洋黄柄曲霉HN4-13菌株发酵产物提取大黄素-8-甲醚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方法制得的大黄素-8-甲醚的用途。
本发明方法所涉及的生物材料“黄柄曲霉HN4-1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海洋黄柄曲霉HN4-13菌株制备大黄素-8-甲醚的方法,其特点是,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未经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6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