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塔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6321.0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6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胡登燕;杨子容;郑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马林中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式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塔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技术总体而言可分为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化学处理技术和化学处理技术,现有技术中关于污水处理的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410556467.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污水输入管道,曝气池,一集水槽、至少一个坡形斜面;曝气池上连接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设置于坡形斜面的顶部;集水槽设置于坡形斜面的底部;至少一个污水输出管道,污水输出管道连接于集水槽底部,至少一个过滤单元,设置于坡形斜面与集水槽之间,或设置于集水槽之中,曝气池内还均匀设置对流柱阵列;对流柱包括盖板和立柱,盖板露出水面,且盖板的上表面为深色金属质;立柱包括芯轴及包覆在芯轴外侧的耐腐蚀保温层,芯轴由金属构成,且该芯轴的上方连接至盖板的上表面,下方连接至集水槽池底;芯轴的近池底端裸露,其余部分由耐腐蚀保温层包覆,芯轴的近集水槽底端连接有一个散热部;散热部由球形薄金属面构成;过滤单元为微孔过滤介质。
申请号为201410513206.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由顺次连接的沉淀隔油池、填料池、蓄水提升池、自复氧生物池和人工湿地床组成,沉淀隔油池内设置有隔板和总进水管,填料池内设有弹性填料和进水管,填料池和蓄水提升池之间有过水孔,蓄水提升池内有太阳能与常规动力相结合的提升泵,提升泵与提升管相连,自复氧生物池内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砂层、细颗粒砾石层和粗颗粒砾石层,自复氧生物池池壁上设置有复氧管和通气孔,自复氧生物池池底设置有曝气管,填料层上面设置有布水管,布水管与提升管相连,自复氧生物池通过穿孔排水管与人工湿地床相连,人工湿地床内设置有砾石层,人工湿地床底部从上至下依次为土工布层、高密度聚乙烯膜和压实粘土层,人工湿地床底部设置有可调出水管,可调出水管与回用蓄水池相连或与当地地表水体相连;蓄水提升池内设置有与提升泵相配合的液位控制器;自复氧生物池设置有预留孔,帐篷安装在预留孔中;自复氧生物池通过穿孔排水管与缓冲池相连,缓冲池通过恒流出水器与人工湿地床相连;人工湿地床中铺设有石灰石或硅灰石。
申请号为201510116668.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缺氧池,与进水管道相连接,用于回流污泥和污水的缺氧反硝化反应;厌氧池,与进水管道相连接,并且与预缺氧化池相导通,用于生化除磷时进行厌氧释磷;缺氧池,与进水管道相连接,并且与厌氧池相导通,用于反硝化脱氮;好氧池,与缺氧池相导通,用于有机物降解、有机氮和氨氮硝化、磷的吸收;后缺氧池,与好氧池相导通,用于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序批式斜板沉淀池,与后缺氧池相导通,用于泥水分离处理和回流污泥的浓缩,回流污泥回流至预缺氧池。
然而,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大都是卧式的,由于卧式的处理系统占地面积较大,对于一些可利用面积较小的企业来说,卧式污水处理系统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占面积大,地面投资成本较大,不能适用于可利用面积较小的企业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塔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能够减低地面建设成本,同时能够适用于可利用面积较小的企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塔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端设有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上方经管道连通有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上方经管道连通有流化床生化区,所述流化床生化区包括上端小下端大并呈圆台状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连通有泥水分离器,所述外壳的外围与塔体之间形成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设有斜管填料,所述斜管填料的上方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的上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连通有排水管。
所述厌氧池内设有悬浮生物填料。
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配设有搅拌机。
所述流化床生化区的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经管道与设置在塔体上方的鼓风机连通。
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连通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的出口经污泥回流管与流化床生化区连通。
所述斜管填料的倾斜角度为50—70°。
所述塔体上开设有用于对厌氧池和缺氧池进行检修的检修口。
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的管道上配设有单向阀,所述缺氧池与流化床生化区之间的管道上配设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6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