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千伏配电线路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6523.5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义;何良;马波;宋亚波;吴婷;邵茜茹;杨军;夏桂轩;朱林平;实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国网山东单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千伏 配电 线路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10千伏配电线路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网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供电企业都在下大力气改造电网设施,改善电网结构。其中中低压工程的改造是重中之重,10千伏配电线路就像毛细血管,改造工程点多面广,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电网升级改造直接关乎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10千伏配电线路包括A、B、C三根导线,A、B、C三根导线分别被起始电杆、若干中间电杆和终端电杆上的横担所架设。施工要求A、B、C三根导线的弧垂一致。施工人员进行10千伏配电线路施工时,A、B、C三根导线依次进行架设,A导线架好后,架设B导线,肉眼观察使B导线尽量与A导线的弧垂相等或相近,同理,完成C导线的架设。现有技术的工艺方法费时费力,且工程质量很难保证完美。
如何尽量减少停电时间,高效、高标准的完成10千伏配网线路的施工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美观的10千伏配电线路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10千伏配电线路施工工艺,包括步骤:
1)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A、B、C三根等长导线的长度,截取三根上述长度的导线;
2)架线时将A、B、C三根导线的第一端部均固定于起始电杆的横担上,A、B、C三根导线的第二端部分别依次穿过各中间电杆上的横担至终端电杆的横担;
3)将A导线的第二端部与第一钢丝绳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将C导线的第二端部与第一钢丝绳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
4)将平衡滑轮套于所述第一钢丝绳绳环上;并将平衡滑轮与一动滑轮固定连接;
5)第二钢丝绳绕在所述动滑轮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的第一端部固定于锚桩,所述第二钢丝绳的第二端部固定于差速紧线机的第一紧线轮;
6)将B导线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三钢丝绳与所述差速紧线机的第二紧线轮固定连接;
7)启动所述差速紧线机,待A、B、C三根导线符合弧垂要求时,关闭所述差速紧线机;
8)将A、B、C三根导线固定于终端电杆的横担上即可。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或步骤8)中,导线通过联接金具固定于电杆的横担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衡滑轮和动滑轮之间的连线与A、B、C三根导线延伸的方向平行。可保证第一紧线轮对导线A和导线C施力均衡,提高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A导线和C导线对称分布于平衡滑轮的两侧。该设置可保证第一紧线轮对导线A和导线C施力均衡,提高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差速紧线机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连接第一紧线轮和第二紧线轮并能够使第一紧线轮和第二紧线轮差速转动。差速紧线机,根据汽车差速器改装而成,两端紧线轮(第一紧线轮和第二紧线轮)受力一致时,转速一致,当受力不平衡时,受力较大一端,转速便会自动降低,受力较小端转速增加,直至两端达到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发明10千伏配电线路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时,A、B、C三根导线同时被拉紧,施工人员登杆一次即可完成安装,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安装完毕后,A、B、C三根导线的弧垂一致,施工工艺美观、标准。
而且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在现有基础上仅增加一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三根钢丝绳和一台差速紧线机即可,不需要贵重的设备,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10千伏配电线路施工工艺施工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10千伏配电线路施工工艺,包括步骤:
1)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A、B、C三根等长导线的长度,截取三根上述长度的导线;
2)架线时将A、B、C三根导线的第一端部均通过联接金具固定于起始电杆14的横担1上,A、B、C三根导线的第二端部分别依次穿过各中间电杆13上的横担1至终端电杆12的横担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国网山东单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国网山东单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6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磨断集线绝缘电线线夹结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USB连接传输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