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浆渣分离的豆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6726.4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群;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群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06;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机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浆渣分离的豆浆机。
背景技术
豆浆机现已成为一种为人们快捷制作豆浆的小型食品机械,其制作豆浆的过程一般包括加热、粉碎碾磨打浆、煮浆等步骤。现有的豆浆机经过这些步骤所制作的豆浆,实为豆浆与豆渣的混合物,豆渣为固体小颗粒,悬浮在豆浆中,豆渣的营养成份低,且口感差,严重影响豆浆的口感。因此现有的豆浆机都配送一个过滤漏洞,使用者在豆浆煮浆完毕后,将豆浆与豆渣的混合物从杯体中倒出,用过滤漏斗过滤,将豆渣与豆浆分离。虽然有部分豆浆机在杯体内设置滤网,在倒出豆浆的时候顺带将浆渣分离,浆渣分离的效果与使用过滤漏斗分离存在同样的问题:
1、利用重力作用进行浆渣分离,分离效率低,豆渣中残留豆浆的含量大,造成很大的营养浪费。
2、浆渣分离过程完全依赖人的参与,人的参与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浆渣分离效率低、人员参与度高、分离后豆渣中豆浆残留高的缺点,提供一种降低人员参与度、分离效率高、分离后豆渣中豆浆残留少的浆渣分离的豆浆机。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浆渣分离的豆浆机,包括杯体、位于杯体开口处的机头、刀片组件、用于加热杯体浆液的电加热管,机头包括上盖与下盖,在上盖与下盖构成的腔体内设有碾磨电机以及控制碾磨电机与电加热管的电路控制器,刀片组件包括刀片与刀轴,刀轴的一端从下盖伸入到机头内与碾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伸向杯体内并在其末端与刀片固定连接;该豆浆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杯体之内的过滤杯和驱动过滤杯转动的滤杯驱动电机,刀片位于所述过滤杯中;滤杯驱动电机的定子设置所述杯体上,滤杯驱动电机的转子固定设置所述过滤杯的上部,滤杯驱动电机的转子带动所述过滤杯同轴同步转动;杯体底部设置连通杯体内外的排浆阀。在本发明中的豆浆机,在煮浆完毕后可进行浆渣分离操作实现浆渣分离,且分离后的豆渣中的豆浆残留少,得浆率高,在碾磨打浆的过程中,将制作豆浆制作料限定于过滤杯中,相对集中,提高了碾磨打浆速度。
进一步地,上述浆渣分离的豆浆机还包括筒形的导流罩,导流罩位于过滤杯内且其侧壁与过滤杯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导流罩的上部套接下盖上,导流罩的下部设有连通导流罩内部空间与导流罩外侧间隙的间隙,刀片位于导流罩内,导流罩侧壁的上部设有导流孔。或者筒形导流罩位于过滤杯内,刀片位于导流罩内,导流罩位于过滤杯内且其侧壁与过滤杯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导流罩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有连通导流罩内部与导流罩外侧间隙的间隙,导流罩的侧壁外部上设置有支承筋板,支承筋板与所述过滤杯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浆渣分离的豆浆机过滤杯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杯体底部设置有插入过滤杯底部定位孔中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上述浆渣分离的豆浆机过滤杯的底部以及侧壁上均设置有过滤孔。
进一步地,上述浆渣分离的豆浆机过滤杯侧壁上中上部的过滤孔呈条状间隔竖向排布,过滤杯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条状过滤孔对应的导流帽,所有导流帽的开口朝向一致。
本发明与现有豆浆机相比,在煮浆完毕后可实现浆渣分离,且分离后的豆渣中的豆浆残留少,得浆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豆浆机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过滤杯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导流器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的导流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群,未经陈伟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6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板用铜箔及线路板
- 下一篇:基站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