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6983.8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琴;杭和平;邵明刚;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H04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系统 电磁 干扰 性能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一些极端通信条件下的无线通信应用已经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和深空通信等。与此同时,随着无线通信的规模逐渐扩大和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使得无线通信网络结构日趋复杂,频率资源越来越少。而由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功率有限、信号传播距离远、信道环境恶劣等原因,使得接收端信号非常微弱,信噪比极低,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其中电磁干扰是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主要干扰,因此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的优劣是评价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电磁干扰与反干扰的斗争日益激烈,人们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要求愈来愈高,而如何客观、准确和定量地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进行评价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在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研发和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影响无线通信系统的电磁干扰因素很多,绝大多数反映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指标和参数都是反映系统在某一特定方面的性能,并不能综合反映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因此目前并没有完备而有效的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通过综合考虑无线通信环境、常用的抗干扰手段,同时考虑具体的链路和网络交换抗干扰性能及物理层安全传输性能,建立无线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构建一个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模型,通过评估模型建立各评估指标和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总体性能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根据各评估指标得出引信抗干扰性能的综合评估结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通过综合考虑无线通信环境、常用的抗干扰手段,同时考虑具体的链路和网络交换抗干扰性能及物理层安全传输性能,建立无线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构建一个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模型,通过评估模型建立各评估指标和无线通信系统抗电磁干扰总体性能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根据各评估指标得出引信抗干扰性能的综合评估结果。
优选的是,所述综合考虑无线通信环境、常用的抗干扰手段,包括扩频技术、天线的选择和信号处理能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建立的无线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系统综合体系、系统各项性能以及各性能所对应的指标这三个层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无线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性能包括无线通信环境抗干扰性能、扩频抗干扰性能、天线抗干扰性能、链路抗干扰性能、网络交换抗干扰性能、信号处理抗干扰性能、物理层安全传输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无线通信环境抗干扰性能对应的评估指标包括路径损耗、多径衰落、同频干扰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扩频抗干扰性能对应的评估指标包括扩频因子、扩频带宽、干扰容限、处理增益、同步时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天线抗干扰性能对应的评估指标包括天线样式、天线阵元数量、天线增益、天线波瓣宽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链路抗干扰性能对应的评估指标包括链路干扰容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网络交换抗干扰性能对应的评估指标包括服务容量、路由切换时延、路由开销、网络平均吞吐率、拥塞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信号处理抗干扰性能对应的评估指标包括处理转发能力、编码增益、信号再生能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物理层安全传输性能对应的评估指标包括保密容量、保密中断概率、保密速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对建立的无线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进行综合评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对建立的无线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将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性能作为一级因素,将各性能所对应的指标作为二级因素,继而建立无线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的二极评估模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该评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因素集;
步骤2,选择评语集;
步骤3,选择第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权重集;
步骤4,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6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