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条件下应用香草醛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施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8057.4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左元梅;姚媛媛;卢巧芳;钟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红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草醛 施用 南方根结线虫 土壤条件 土壤 防治 抑制率 滴灌 移苗 根结线虫 农业领域 生长发育 土壤施用 番茄根 番茄苗 干重 后向 卵块 侵染 线虫 番茄 应用 繁殖 发现 | ||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提供一种土壤条件下应用香草醛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施用方法,是对土壤施用香草醛。具体地,在番茄苗龄为三叶一心至五叶一心时移苗,每盆一株,移苗后向土壤中施用香草醛,施用方式为直接施入或滴灌,按照土壤干重计,施用香草醛量为0.2~8.0mmol/kg·dry soil。本发明发现了香草醛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实验了采用直接施入法和模拟滴灌法施入土壤来防治南方根结线虫。土壤条件下香草醛直接施入土壤浓度为0.2‑4.0mmol/kg·dry soil时不仅确保番茄正常生长发育且抑制了线虫的侵染和繁殖,其中对番茄根结数抑制率达26.5%‑57.2%,对卵块的抑制率达29.5%‑46.2%。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香草醛的植保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病原生物之一,它给世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南方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共计超过1700种植物(Sasser et al.,1983.The international Meloidogyne project-its goals andaccomplishments.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21,271–288)。它的生命周期长短主要受温度、湿度以及寄主种类的影响。土壤温度20-30℃相对湿度40%-70%,pH4-8最有利于线虫的生长和繁殖。南方根结线虫在正常温度和湿度下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仅需要30-60天(陈森玉和陈品三,1990.大豆根结线虫病病原生物学特性观察.植物病理学报20,253-257.)。近几年来,我国蔬菜大棚的快速发展,为南方根结线虫的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同时作物种植时间长、连作现象严重,为南方根结线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寄主范围广,生命周期短,传播形式多样,经济损失严重,繁殖速度快,所以南方根结线虫病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障碍。
南方根结线虫J2幼虫具有侵染植株的能力,它在土壤中感受到寄主分泌物的信号分子,并向寄主根尖部分趋向性迁移。迁移至根尖伸长区进行侵染。线虫钻入寄主根部后,利用口针将其食管腺细胞内的分泌物注射到寄主细胞内,诱导形成增大的、多核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的并且为线虫持续提供营养物质的巨细胞。此外其细胞壁内突生长并形成典型的传递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增加对维管束内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由于寄主根系受损导致水分和营养成分源源不断的丧失,从而使寄主生长受损以及产量的降低(Castagnone-Sereno et al.,2013.Diversity and Evolutionof Root-Knot Nematodes,GenusMeloidogyne:New Insights from the Genomic Era.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51,203-220)。同时南方根结线虫利用口针刺破寄主细胞壁形成的物理伤害为其他病原生物提供了入侵通道,加重了作物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van de Puttenet al.,2006.Nematode interaction in nature:Models for Sustainable Control ofNematode Pests of Crop plants?Advances in Agronomy 89,228-260.)。
目前,化学防治在根结线虫的防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生产中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果农、菜农深受青睐的方法。但目前使用的化学杀线剂存在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线虫抗药性的增加,化学杀线虫剂的应用日益受到限制。生物防治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寻找的防治方法,以其环境效益好、安全等优势成为无公害防治根结线虫的研究热点。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线虫,不仅能达到除害增产的效果还可以减少化学防治带来的灾害,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8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