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楼板连接构造柱浇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8343.0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伟;石登武;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连接 构造 浇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民建抗震结构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中与楼板结合的构造柱的浇筑技术。
背景技术
构造柱是在墙身的主要转角部位或墙体超过4m的时候设置的竖直构件,其作用是与圈梁或楼板一起组成空间骨架,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整体的延展性,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实际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存在不少问题已形成质量通病,例如:预埋纵筋偏位、后植纵筋锚固长度不够、混凝土夹渣和“烂根”、露筋和麻面、“跑浆”、空洞和“断层”、柱顶混凝土松散等,不同程度地影响建筑抗震能力和结构安全,给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目的是:解决与楼板连接构造柱浇筑混凝土出现的质量通病,使构造柱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浇筑装置包括外侧钢套筒(1)、环形钢底板(2)、固定铆钉(3)、卡槽(4)、固定铁压片(5)、固定螺栓(6)六部分所组成,浇筑楼板之前先将装置预埋定位,后通过装置预留孔浇筑构造柱,使构造柱一次浇注成型,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初凝时,拆除铆钉和固定螺栓,取出浇注装置。
所述预埋钢套筒(1)为4mm厚钢板,与环形钢底板(2)焊接成整体。
所述预埋构造柱纵筋(8),直径12mm,上部与卡槽(5)通过铁压片(6)、螺栓(7)固定;下部与构造柱纵筋(12)搭接在一起。
所述环形钢底板(2)与楼板底模板(11)通过定位铆钉(3)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构造柱纵筋可靠预埋、减少构造柱后植筋工序;构造柱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消除构造柱质量通病;且浇筑装置在混凝土初凝时,拆除铆钉和固定螺栓后可以直接取出,重复利用,操作简单,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浇筑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2是浇筑装置立面示意图。
图3是浇注装置和楼板连接示意图。
图4是浇筑装置和构造柱连接示意图。
图中:1-钢套筒、2-环形钢底板、3-铆钉、4-卡槽、5-固定铁压片、6-固定螺栓、7-钢筋固定孔、8-预埋构造柱纵筋、9-楼板混凝土、10-楼板钢筋、11-楼板底模板、12-构造柱纵筋、13-构造柱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外侧钢套筒(1)、环形钢底板(2)、固定铆钉(3)、卡槽(4)、固定铁压片(5)、固定螺栓(6)六部分组成。其中钢套筒(1)与环形底板(2)及卡槽(4)焊接成整体,其中环形底板(2)通过铆钉(3)与楼板底模板(11)固定,预埋构造柱纵筋(8)上部钢筋通过铁压片(5)、螺栓(6)固定在卡槽(4)上;下部钢筋通过楼板底模板(11)上开孔预留、后与构造柱纵筋(12)搭接在一起。浇筑楼板之前先对浇注装置进行定位安装,并安装预埋构造柱纵筋(8),待楼板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拆除铆钉(3),松动固定螺栓(6)后取出所述浇筑装置。构造柱施工时,将构造柱纵筋(12)与预埋构造柱纵筋(8)搭接、支好构造柱模板(13),通过所述浇筑装置形成的预留孔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本发明具有能够使构造柱纵筋可靠预埋、减少构造柱后植筋工序;使构造柱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消除构造柱质量通病;且浇筑装置取出重复利用,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8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砌块砌体墙砌筑的标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护墙、护顶、吊顶型材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