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环取向非晶磁粉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8423.6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7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寅岗;郑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153 | 分类号: | H01F1/153;H01F1/20;B22F3/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环 取向 非晶磁粉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中软磁粉芯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环取向非晶软磁粉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非晶磁粉芯是由非晶磁粉与绝缘剂混合压制而成的一种软磁器件,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磁芯、滤波器和互感器等各种电子元器件中。传统非晶磁粉芯主要经过粉末筛分及粒度配比、磁粉钝化、绝缘包覆、模压成型、去应力退火、固化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加工而成,上述工艺会出现如下问题:(1)由于鳞片状磁粉为无序状态,在压制过程中磁粉与磁粉棱角之间的相互挤压,容易破坏绝缘包覆膜,造成涡流损耗增加;(2)磁粉平面不平行于应用磁场,会产生面内涡流,从而造成磁粉芯总损耗的增加;(3)鳞片状磁粉在垂直于应用磁场方向具有最大的退磁因子,会产生最大的退磁场,从而降低磁粉芯磁导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μ×Q值的圆环取向非晶磁粉芯的制备方法,以消除由磁粉退磁场、磁粉面内涡流损耗对非晶磁粉芯磁电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环取向非晶磁粉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鳞片状非晶软磁粉末进行钝化处理,随后同粘结剂、绝缘剂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混合均匀的复合物放入非导磁模具内,然后将模具放置于水平外加磁场中并加以振动;
步骤三,以固定角度旋转模具,并将沿圆环方向取向磁粉进行逐次预压固定,之后将已预压的磁粉芯置于粉末压片机中进行压制;
步骤四,将已取向磁粉芯进行去应力退火、固化处理。
优选的,步骤一中的鳞片状非晶磁粉为非等轴的鳞片状非晶磁粉。
优选的,步骤一中的非晶磁粉粒度为50μm-500μm。
优选的,步骤一中鳞片状非晶磁粉的用量为该复合物总重量的80%-95%。
优化的,步骤二中外加水平磁场大小为0.1-10特斯拉。
优选的,步骤三中模具旋转角度为30°、45°、60°、90°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四中去应力退火处理温度为420℃,退火时间为30min,其中升温速率为10℃/min,之后随炉冷却。
优选的,步骤四中固化处理是磁粉芯在100℃下保温10min后,在环氧树脂胶中浸渍直至无气泡产生,然后烘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非晶软磁粉芯制备工艺相比,本发明采用了磁场诱导粉末取向压制成型工艺,鳞片状非晶磁粉具有较大的径厚比,其形状各向异性显著,在沿着磁粉平面方向为易磁化轴,垂直于磁粉平面方向为难磁化轴,其中非晶磁粉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静磁力,从而发生旋转使其易磁化轴沿着磁力线方向进行取向排列。对磁粉芯内部每个磁粉来讲,并不存在闭合回路,鳞片状磁粉平面在平行于应用磁场方向具有最小的退磁因子,产生最小的退磁场,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磁粉芯磁导率。非晶磁粉经磁场诱导取向后,磁粉与磁粉之间为平行排列,从而避免了压制过程中磁粉与磁粉棱角之间的相互挤压,减小对绝缘包覆膜的破坏程度,其次磁粉平面平行应用磁场可以有效的降低磁粉面内涡流损耗。本发明制备的非晶磁粉芯可以显著提高磁粉芯的μ与Q的乘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磁场取向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的磁导率与频率关系对比图;
图3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的μ与Q乘积与频率关系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圆环取向非晶磁粉芯的断口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8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