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接地电阻方案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8488.0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9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何秋萍;韩永霞;赵宇明;姚森敬;刘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柔性 直流 配电 系统 接地 电阻 方案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柔性直流的智能配电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接地电阻方案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能源和负荷的迅速发展,基于柔性直流的智能配电网成为城市配电网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针对直流配电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架构、控制和保护技术方面,对系统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选取的研究还比较少。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接地为整个系统提供参考电位,接地方案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要求、电网和线路结构、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技术要求、人身和设备安全、对通讯及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等因素,接地方案的设计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基于柔性直流的智能配电系统在其直流线路上接入了交/直流敏感负荷、含分布式电源的交流和直流微电网及储能装置,使得其运行方式不同于柔性直流输电,且敏感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更高。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单极接地故障发生后,由于非故障极电压会上升到正常运行时的两倍,对线路绝缘造成威胁,同时会产生较大的故障电流,需要迅速闭锁换流站,同时跳开交流断路器,实现故障电流的清除和过电压的恢复。对于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由于电压等级较低,绝缘配合的成本不高,可以考虑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并采用高阻接地方式,使得系统在单极接地故障下,仍能持续运行一段时间,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单极故障下持续运行,需要考虑持续入地电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需要考虑保护系统对故障的识别和正确动作,对系统的接地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接地电阻方案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接地电阻方案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通过分析单极接地故障下,系统持续入地电流对城市地下管网及周围通信系统的影响,同时考虑系统保护动作的灵敏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接地电阻方案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分析系统交流侧接地方式下,发生直流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通路;
S2根据S1中单极接地故障的电流通路,确定接地电阻与故障入地电流之间的关系;
S3为保障单极接地故障下系统持续运行的安全性,确保入地电流不对周围的地下管道和通讯系统造成影响,由此可确定故障入地电流限值,再根据S2中确定的入地电流与接地电阻的关系,可确定接地电阻值应不小于R1;
S4从保证直流差动保护准确定位和正确动作隔离故障的角度,确定对故障入地电流的要求,再根据S2可确定在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的条件下,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R2;
S5综合S3和S4中对接地电阻的要求,当R1<R2时,接地电阻R取值满足R1<R<R2;当R1=R2时,接地电阻值R=R1=R2;当R1>R2时,接地电阻采用电阻R1和R3并联的方案,通过真空开关控制电阻的投切;
S6在PSCAD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接地方案的可行性,即验证接地电阻值是否满足S3和S4中入地电流的要求,若满足则接地方案可以,不满足则调整接地电阻的值,直至同时满足S3和S4中电阻值要求。
所述柔性直流配电网系统采用具有两个独立交流电源的“手拉手”主回路结构,采用单极对称的主接线形式,两端换流器采用MMC结构,交流侧通过联接变压器与10kV交流系统相连,直流线路通过DC/AC变换器和直流变压器DC/DC分别与交、直流负荷或交、直流微网联接,实现直流配电。
S1中所述系统交流侧接地方式是通过联结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实现的,具体联接变压器交流系统侧采用三角形连接、阀侧采用星形连接,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正常运行时,投入电阻R1,保证单极接地故障下入地电流不会太大,提高直流配电系统单极接地故障下的供电可靠性;单极接地故障发生后,投入电阻R3,使接地电阻值不大于R2,并保持1~2s,保证差动保护能够定位故障位置,从而隔离故障,系统转入新的运行方式,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再次稳定运行后,切除电阻R2,使得系统接地电阻恢复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8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
- 下一篇:折弯编织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