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0285.5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2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翔;刘本中;魏阳;司震;单晓明;胡明慧;宋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47 | 分类号: | H04N21/647;H04N21/2343;H04N21/6437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媒体 数据 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能够实现不同的协议环境的同步,降低了多用户平台的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交互的难度。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根据源媒体数据创建内部媒体流;将内部媒体流关联外部媒体流,并按照外部媒体流的协议和格式转换源媒体数据,外部媒体流被用于在端口发布,端口传输数据的协议和格式为外部媒体流的协议和格式;将转换后的源媒体数据通过外部媒体流在端口发布。本发明适用于同步不同的协议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除了依靠传统网站分享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移动端、web端等用户平台也在逐步占领市场。这就需要构建更为复杂的多媒体数据传输网络。
但是,目前各大运营商所使用最为广泛的还是传统视频服务器,并针对不同的用户平台采取不同的通信协议,例如:针对电脑客户端设计采用RTSP(Real Time Streaming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针对web端采用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实时消息传送协议),针对手机端采用RTSP协议来传输视频,以及其他多种常用的协议,比如MMS(Microsoft Media Server一种串流媒体传送协议)。
当通过传统的视频服务器为不同的用户平台提供同样内容的媒体数据时,就需要同步不同的协议环境。但是在目前的异构系统中,由于多媒体数据不同于普通http请求,需要占用大量带宽、CPU、内存以及其他服务器资源,来处理多媒体数据。传统的视频服务器在处理不同平台对应的协议的时,往往会造成多终端不同步的问题,比如:掉线、视频丢包、花屏、卡顿、声音不同步等。使得多用户平台的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交互的难度较大,限制了多用户平台实时交互技术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不同的协议环境的同步,降低了多用户平台的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交互的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源媒体数据创建内部媒体流;
将所述内部媒体流关联外部媒体流,并按照外部媒体流的协议和格式转换源媒体数据,所述外部媒体流被用于在端口发布,所述端口传输数据的协议和格式为所述外部媒体流的协议和格式;
将转换后的源媒体数据通过所述外部媒体流在所述端口发布。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服务器、至少一个从服务器、源媒体数据的发布端和接收端,所述主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从服务器相连,一个从服务器包括至少一种数据端口;
所述至少一个从服务器,用于创建的外部媒体流;
所述主服务器,用于连接发布端,并从所述发布端获取所述源媒体数据;并用于根据所述源媒体数据创建内部媒体流;再将所述内部媒体流绑定所述至少一个从服务器创建的外部媒体流;
所述主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源媒体数据,按照发送请求的从服务器的端口的协议和格式进行转换,并向所述发送请求的从服务器传输;
所述发送请求的从服务器,用于将转换后的源媒体数据通过所述外部媒体流在所述端口发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0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弧面屏用高保真组合音箱
- 下一篇:推送调查竞猜互动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