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防护挡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0346.8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5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潇雄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防护挡罩。
背景技术
发动机防护挡板是发动机的一种保护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下端的汽车底盘上,防止车子下部灰尘和泥土沙尘进入发动机舱,弄脏舱内部件。发动机挡板还可以起到导流板的作用,将前部的正迎风吹到发动机舱内冷却舱内怕高温部件。但一些发动机挡板在缺乏很好的防撞击能力,很容易在受到重力撞击时被击穿损坏,并且一些发动机挡板缺乏透气性,反而会升高发动机的温度,降低散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防护挡罩,能够对汽车发动机提供安全防护,还能很好的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处理,延长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防护挡罩,包括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两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定位安装孔,所述防护罩本体底部设有兜底挡板,所述兜体挡板凸出于所述防护罩本体底部设置,所述兜底挡板内设有发动机容腔,所述兜底挡板底部端面上设有多个弧形垫块,所述防护罩本体前端设有一弯弧形迎面挡板,所述防护罩本体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透气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透气孔开设分布于所述兜底挡板上和所述防护罩本体后端罩体端面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本体前后端的所述安装板设于同一水平端面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垫块凸起设置于所述兜底挡板底部端面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垫块为圆弧形胶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对汽车发动机提供安全防护,安装方便,不仅能防止行驶过程中由于底部碰撞给发动机带来的损坏危险,还能很好的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处理,延长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发动机防护挡罩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防护罩本体;2、安装板;3、定位安装孔;4、兜体挡板;5、弧形垫块;6、迎面挡板;7、散热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发动机防护挡罩,包括防护罩本体1,所述防护罩本体1两端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开设有定位安装孔3,所述防护罩本体1底部设有兜底挡板4,所述兜体挡板4凸出于所述防护罩本体1底部设置,所述兜底挡板4内设有发动机容腔,所述兜底挡板4底部端面上设有多个弧形垫块5,所述防护罩本体1前端设有一弯弧形迎面挡板6,所述防护罩本体1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透气孔7。
另外,所述散热透气孔7开设分布于所述兜底挡板4上和所述防护罩本体1后端罩体端面上。
另外,所述防护罩本体1前后端的所述安装板2设于同一水平端面上。
另外,所述弧形垫块5凸起设置于所述兜底挡板4底部端面上。
另外,所述弧形垫块5为圆弧形胶垫。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防护罩本体1两端设有安装板2,防护罩本体1前后端的安装板2设于同一水平端面上,安装板2上开设有定位安装孔3,防护罩本体1底部设有兜底挡板4,兜体挡板4凸出于防护罩本体1底部设置,兜底挡板4内设有发动机容腔,兜底挡板4底部端面上设有多个弧形垫块5,弧形垫块5凸起设置于兜底挡板4底部端面上,防护罩本体1前端设有一弯弧形迎面挡板6,防护罩本体1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透气孔7,散热透气孔7开设分布于兜底挡板4上和防护罩本体1后端罩体端面上,防护罩本体1通过两端的安装板2固定到汽车底部,而由于兜底挡板4凸出于防护罩本体1设置,使得汽车发动机能包裹在兜底挡板4上的发动机容腔内,汽车行驶过程中如果底部受到石块等撞击时,防护罩本体1能对发动机提供安装保护,而且防护罩本体1前端设有迎面挡板6撞击时首先就会从正面进行缓冲保护,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潇雄,未经马潇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0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