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滑道顶升建筑物增层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0747.3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高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15 | 代理人: | 王健,王春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道 建筑物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钢滑道顶升建筑物增层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物加层改造技术领域,具体适用于多高层建筑物的增层改造中。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壮大,在现代社会里建筑物的增层设计理念已经成为行业人士较为普遍关注的话题。由于房屋增层具有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可迅速解决缺房问题等优点,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因此,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大量旧房增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成功的。
现有比较常见的建筑物增层改造技术为加层改造。但是,传统的加层改造均是在原结构顶层直接新建,不仅施工周期长、造价高,而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因为房屋增层设计施工的复杂性,在全国各地也出了不少房屋增层工程事故,有些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建筑物增层改造技术施工周期长、造价高、易出现是事故等缺陷,提供一种钢滑道顶升建筑物增层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钢滑道顶升建筑物增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对建筑物原有基础进行加固;
步骤二、计算出建筑物每根框架柱需要顶升的位移量;
步骤三、在距离建筑物基础顶面适宜高度上通过对每根框架柱进行植筋包钢的方式在每根框架柱四周分别设置一个钢牛腿;
步骤四、在每个钢牛腿下方分别安装一个千斤顶,使每根框架柱四周相对向的两个千斤顶为一组,则每根框架柱四周的千斤顶分为A组千斤顶和B组千斤顶;
步骤五、分别对每根框架柱的四个千斤顶同时施加预紧力,在框架柱距离建筑物基础顶面适宜高范围用绳锯锯断框架柱至完全切断,并在绳锯锯断的框架柱断口处立即插入薄钢板;
步骤六、框架柱截断后,在每根框架柱四角沿纵向分别设置角钢,相邻角钢之间通过可拆卸式缀板相连接,使每根框架柱四角的角钢形成钢滑道,并使框架柱截断面保持在钢滑道的约束内;
步骤七、按照现场同步指令同时摇动每根框架柱四周的的四个千斤顶,控制每个千斤顶的位移量,使被截断的框架柱上部沿钢滑道抬升,抬升到指定高度后,卸载A组千斤顶,并在A组千斤顶下放置垫块,重新摇动A组千斤顶,并对A组千斤顶施工预紧力,再卸载B组千斤顶,并在B组千斤顶下放置垫块,重新摇动B组千斤顶,并对B组千斤顶施工预紧力,按照现场同步指令同时摇动每根框架柱四周的的四个千斤顶再次进行顶升;
步骤八、重复步骤七,直至将被截断的框架柱上部抬升到指定高度;
步骤九、将被截断的框架柱上部顶升到指定高度时,对框架柱上部以下钢滑道与框架柱下部之间灌注细石混凝土,形成永久性承重柱,从而完成了建筑物的顶升增层。
所述的步骤五中在框架柱距离建筑物基础顶面为500mm高度用绳锯锯断框架柱至完全切断。
所述步骤七中的垫块为预制高强混凝土垫块。
所述的步骤六之后包括下面步骤:在所述相邻两根框架柱的钢滑道之间设置交叉支撑,以提供侧向刚度。
所述的权利要求1中还包括下面步骤:当框架柱上部顶升到接近钢滑道顶部时,对钢滑道进行接长,以保证框架柱截断面始终在钢滑道的约束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建筑物增层方法是在原有建筑底层框架柱截断后、利用钢滑道顶升建筑物增层的施工方法,其能够将建筑物整体抬升到一定的高度,从而达到增层的目的。该种施工方法施工速度快、周期短、造价低,大大提升了建筑物功能利用率,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经济适用,因此可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钢牛腿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钢滑道及交叉支撑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钢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沿钢滑道顶升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中沿钢滑道顶升示意图二。
图中,建筑物原有基础1,框架柱2,建筑物基础顶面3,钢牛腿4,千斤顶5,角钢6,可拆卸式缀板7,钢滑道8,框架柱截断面9,垫块10,交叉支撑11,框架梁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5,一种钢滑道顶升建筑物增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对建筑物原有基础1进行加固。具体参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0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在居民楼间施工地下车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