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输送容量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0996.2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7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邓显波;欧阳本红;樊友兵;赵健康;刘松华;蒙绍新;夏荣;李文杰;杨丹;张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容量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设备,具体讲涉及一种高输送容量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电网的快速发展,高压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线路成为我国城市输配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国内高压电缆结构设计研究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导致我国高压电缆的结构尺寸和载流量比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国内现有的高压电力电缆由于缺乏对寿命指数(n)的研究,寿命指数(n)取值上非常保守。致使500kV、220kV和110kV电缆绝缘厚度分别为31mm、24mm和16mm。绝缘厚度偏大使得电缆载流量低、电缆外径大、单盘电缆长度短,另外在输送电能的情况下,电缆制造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及碳排放也较高。并且由于现有电缆绝缘层结构落后,导致电缆绝缘层的厚度偏厚,使得高压电缆线路的输送容量偏低。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高输送容量电力电缆,以保证输送容量高、绝缘性能好、电缆厚度薄和生产成本低。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高输送容量电力电缆,所述电缆为分割导体,
所述电缆包括导体和其外依次设置的半导电绕包带、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缓冲层、皱纹铝套和外护套。
所述绝缘层采用超净交联聚乙烯材料;所述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采用超光滑屏蔽材料生产。
所述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采用干式交联和三层共挤工艺生产。
当电缆电压等级为110kV时,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2.0-14.0mm。
当电缆电压等级为220kV时,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9.0-22.0mm。
一种用于1~5任一项权利要求的电缆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输电塔;所述输电塔包括塔体和设置在所述塔体上固定所述电缆的输电组件。
所述塔体为由塔体主件、塔体斜件和与所述塔体主件垂直设置的横件交错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塔体主件与所述横件间的连接点为节点。
所述输电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塔体轴向顶端的架构体、与所述架构体垂直设置的横担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担顶部和轴向端点的接线头。
所述塔体斜件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塔体主件和横件相连形成斜撑面;每个所述斜撑面均为由塔体主件、横件和塔体斜件首尾相连组成的三角形;
相邻的所述塔体主件和塔体斜件之间设有加强杆。
所述塔体主件在水平面上成90度分布,所述节点形成上下面为矩形的六面体;
所述节点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正方形的横隔面;
所述横隔面的数目为四,将所述输电塔分为四层。
所述架构体为由竖向设置的多根支撑杆和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的加强杆组成的矩形框架。
所述横担包括沿所述架构体径向设置的横梁和设置在所述横梁之间由加强杆组成的斜撑面。
所述横担通过固定环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所述固定环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外周的环箍以及设置在所述环箍上的横梁连接板。
所述横梁连接板与所述环箍轴向垂直设置;每个所述横梁连接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置有与所述横担连接板垂直的凸台,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所述横梁的插接通道,每个所述横梁连接板上设有固定所述横梁的固定螺孔。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电缆,具有较薄的高压电缆绝缘厚度,减小了电缆外径,从而减小了电缆质量,增加了单盘电缆长度。
2、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电缆,节约了电缆的生产成本。
3、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电缆,具有较大的电缆线路输送容量,降低了电缆输电过程中的电力损耗。
4、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电缆,在电缆制造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及碳排放较低。
5、本申请采用固定环连接横担与架构体,具有灵活性高、安装方便和结构牢固的优点。
6、本申请提供的输电塔,减少塔体主件钢管的直径、壁厚和节点个数,降低了输电塔的用钢量、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输电塔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输电组件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固定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固定环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电缆轴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0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防潮耐腐蚀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变频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