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1204.3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1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雷勋;陈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0 | 分类号: | H01S3/10;H01S3/08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孤子 实现 波长 光源 | ||
1.一种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射光源(10),包括连续波激光器(11)和飞秒脉冲激光器(12),其中连续波激光器(11)输出单波长连续波,飞秒脉冲激光器(12)输出单个飞秒脉冲;
输入光控制模块(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合束器(21)、偏振控制器(22)和光放大器(23),用于混合入射光源(10)输出的单波长连续波和单个飞秒脉冲,控制其偏振态并调节最终输出的光功率;
第二合束器(30),用于将输入光控制模块(20)输出的光和经反馈系统(60)反馈的光汇合到一起;
微环谐振腔(40),由一直波导(41)和一环形波导(42)构成,用于产生稳定的微腔孤子;其中直波导(41)两端为倒锥形波导耦合结构,直波导(41)与环形波导(42)之间的间距在400nm到1μm之间,环形波导(42)微环的直径在40μm到4mm之间;
波分复用器(50),用于将微环谐振腔输出的光分为两部分,泵浦频率处的光进入反馈系统(60)中,其他频率的光进入滤波器(70)中并实现最终输出;
反馈系统(60),用于滤波得到泵浦频率的光,通过调节其相位,最终进入第二合束器(30)中与入射光汇合;
滤波器(70),用于对波分复用器(50)输入的光进行滤波,并输出多波长光;
控制模块(80),用于控制连续波激光器(11)的输出功率,并控制反馈系统(60)中光开关(61)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波激光器(11)作为泵浦光,为该多波长光源提供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秒脉冲激光器(12)是在初始时刻输出一个飞秒脉冲,脉冲宽度在100fs到1ps之间,以向连续波激光器(11)的输出光施加一个微小的扰动,改变微环谐振腔工作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放大器(23)是掺铒光纤放大器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在初始时刻,所述反馈系统(60)断开,只有一路光进入所述第二合束器(30)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波导(41)和所述环形波导(42)均是条形结构、脊形结构或slot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波导(41)和所述环形波导(42)的横截面尺寸为高度大于600内米,宽度介于1微米到2微米,且保证最少有一个光传播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波导(41)和所述环形波导(42)采用的波导均包括硅衬底层(410),以及硅衬底层(410)上热氧化形成的二氧化硅层(411)、波导芯层氮化硅(413)和覆盖层(4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是二氧化硅或者空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系统(60)包括依次连接的光开关(61)、带通滤波器(62)和移相器(63),反馈系统(60)的输入端与波分复用器(50)的一个输出端相连接,反馈系统(60)的输出端与第二合束器(30)的一个输入端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2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可调节安装板的配电柜
- 下一篇:基于自注入锁定的频率调制单频光纤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