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1444.3 | 申请日: | 2015-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8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璐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27/02;A61K35/36;A61K3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肿痛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属于眼科中药配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眼赤肿痛现象经常发生在血液循环代谢能力差的人身上,这个群族包括了习惯在睡前大量喝水的人、经常久坐不动的人、平常饮食习惯口味重的人、经常熬夜的人以及天生体质代谢差的人。眼睛浮肿原因与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作息密不可分。盐分会使水分滞留,引起淋巴循环趋于缓慢,所以长期食用高盐分或辛辣食物的人,毒素很可能无法有效排出体外,长期聚集自然出现难看的浮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以便更好地针对眼赤肿痛进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千里光12~16份、墨旱莲14~18份、年见10~14份、枇杷叶14~18份、锁阳8~12份、紫背天葵14~18份、犁头草10~14份、丝瓜籽16~20份、连翘心10~14份、草金杉14~18份、天香炉10~14份、石楠叶14~18份、鸭脚木10~14份、甲珠14~18份、油胡桃10~14份、草鞋青14~18份、蕤仁10~14份、川牛膝14~18份、燕子尾10~14份、千日红14~18份、金沸草10~14份、蛇退14~18份、紫河车10~14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千里光12份、墨旱莲14份、年见10份、枇杷叶14份、锁阳8份、紫背天葵14份、犁头草10份、丝瓜籽16份、连翘心10份、草金杉14份、天香炉10份、石楠叶14份、鸭脚木10份、甲珠14份、油胡桃10份、草鞋青14份、蕤仁10份、川牛膝14份、燕子尾10份、千日红14份、金沸草10份、蛇退14份、紫河车10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千里光14份、墨旱莲16份、年见12份、枇杷叶16份、锁阳10份、紫背天葵16份、犁头草12份、丝瓜籽18份、连翘心12份、草金杉16份、天香炉12份、石楠叶16份、鸭脚木12份、甲珠16份、油胡桃12份、草鞋青16份、蕤仁12份、川牛膝16份、燕子尾12份、千日红16份、金沸草12份、蛇退16份、紫河车12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千里光16份、墨旱莲18份、年见14份、枇杷叶18份、锁阳12份、紫背天葵18份、犁头草14份、丝瓜籽20份、连翘心14份、草金杉18份、天香炉14份、石楠叶18份、鸭脚木14份、甲珠18份、油胡桃14份、草鞋青18份、蕤仁14份、川牛膝18份、燕子尾14份、千日红18份、金沸草14份、蛇退18份、紫河车14份。
上述各组分的中药药理和作用如下:
(1)千里光:性寒;味苦;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泄泻痢疾。
(2)墨旱莲:性凉;味甘酸;归肝、肾经。凉血,止血,补肾,益阴。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
(3)年见:味苦,辛,性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胃痛,痈疽疮肿。
(4)枇杷叶:味苦、辛,性寒;归肺、心、胃经。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肺热痰嗽;阴虚劳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
(5)锁阳:味甘,性温。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治阳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6)紫背天葵:具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散瘀消肿、生津止渴之功效,治外感高热、中暑发烧,肺热咳嗽,伤风声嘶,痈肿疮毒,跌打肿痛等症。
(7)犁头草: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治痈疽,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
(8)丝瓜籽:利水,除热。治肢面浮肿,石淋,肠风,痔瘘。
(9)连翘心:味苦,性微寒。入心、小肠经。清心解热,消肿散结,利尿。主治外感风热,急性热病初起。烦热神昏,痈肿疮毒,瘰疠等症。
(10)草金杉:味淡;性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主痄肋;咽喉肿痛;石淋。
(11)天香炉:性平;味辛;归肺、大肠、肝经。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12)石楠叶:味辛、苦,性平。有小毒。祛风补肾。用于风湿筋骨痛、阳痿遗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璐,未经王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补肾养生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