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线束检测教学试验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1932.4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7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甘守武;周均;罗永前;陈志军;陈世江;姚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检测 教学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专业教学试验设备,尤其是一种汽车线束检测教学试验箱,属于教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装配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对汽车企业在装配过程中的质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工厂中也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这也对工人的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汽车市场的发展,企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而汽车类的高等职业院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格外受到重视,能否让高校教学和培训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能否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同步提高,成为人们对高校教学的关注重点。在汽车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这其中,汽车内部线束的安装和调试则是最常见的工序之一,由于需要对每辆车的可靠性提供保障,因此在装配前,对待安装的汽车线束都需要进行检测,以此防止出现电路故障。现目前在对汽车线束的检测调试进行教学时,由于汽车上安装的线束接头很多,即使是集成在一起也很杂乱,因此很难进行展示和演示,如果放在汽车实体上操作,又由于空间的限制而造成遮挡,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直观快速的了解和掌握该技术,这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对汽车上线束的检测调试进行教学演示时,由于操作展示不便,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方便的展示和演示线束,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使用也非常方便,功能丰富的汽车线束检测教学试验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线束检测教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滑轮,在所述箱体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悬挂线束的挂杆,在所述挂杆的下方安装有挂钩;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一个倒梯形结构的工具槽,在所述工具槽的底部设有椭圆形状的通风孔,在所述工具槽的侧面铺设有弹性材料制得的隔垫;在所述箱体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的下部还分别开设有横向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底面为由内向外倾斜的斜面,在所述置物槽的外侧边沿安装有横向的挡块,所述挡块的高度小于置物槽开口高度的1/4;在所述箱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还安装有用于释放静电的静电触摸器,在箱体宽度方向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抽屉,在每一个抽屉的下方还各设有一个消防器材柜。
本发明的教学试验箱是专门针对汽车线束测试和教学演示而设计的,它具有直观的线束挂杆,不仅可以方便线束的悬挂和放置,而且可以无遮挡的展示;不仅在使用时方便,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多功能的储物空间,通过工具槽可以放置较大的工具,通过置物槽可以随手放置小件的工具,而通过抽屉还可以放置重要容易遗失的物品,这样可以做到有效的工具分类,避免拿错或丢失,同时它还考虑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通过静电触摸器来消除工人手上的静电,并且为了防止线束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火花等,配置了消防器材,这样能够有效的保障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本发明的教学试验箱对工人现场的工作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考虑,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设计,同时也方便教学的展示和演示,它解决了在进行线束检测时无法现场教学的难题,将工厂中的操作与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非常有利于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本发明中,通风孔的作用在于将箱体内部的气流循环与外部导通,避免由于闭塞导致的箱体内部气压过大,这也是为了提高线束在检测时的安全性,防止有意外的电火花出现时,避免高压的尘雾引起局部的爆炸。
优化地,在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四个挂杆,同一侧面上的挂杆均沿水平方向排列,相邻挂杆之间的间距为45cm;在箱体的两侧各设有三个挂钩,所述的挂钩也是沿水平方向布设,所述的挂钩与挂杆交错设置。这里对挂杆的设置间距是考虑了通常情况下线束的粗细以及悬挂时的方便程度而制定的,并且本发明采用挂杆与挂钩的配合,能够增强线束在悬挂时的稳定性,不易滑落,这种交错的设置结构相对于普通的正对的设计,显然更有有效。
优化地,所述的挂杆为圆柱体形状,挂杆的长度为30cm~40cm;所述的挂杆与箱体均为可转动连接。这里将挂杆设计为可转动的结构,目的是为了在调试检测时,要拉伸线束,由于线束的重量较大,通过能旋转的结构,就能使得线束在拉伸时更加省力。
优化地,所述的通风孔为两排,所述的两排通风孔交错设置,所述通风孔的长轴的长度为2~3cm。通过通风孔不仅可以顺畅气流,而且还可以吸收一部分工具在放置时造成的碰撞杂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