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在大气中使用的涂层钼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1949.X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2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厚安;古思勇;廉冀琼;吴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10/52 | 分类号: | C23C10/52;C23C12/02;H05B3/6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使用 涂层 发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层钼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可实现金属钼在高温大气环境中使用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金属钼及其合金具有高的熔点(2610℃)、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和低的膨胀系数,而且在高温下仍能保持高的强度,是作为高温发热元件的理想材料。目前,金属钼及其合金常用来制造高温炉的发热体,在钨钼及硬质合金生产中,多数采用钼丝作为还原炉和烧结炉的发热元件,一些铁制品的烧结则采用钼杆发热体。采用钼丝或钼棒作为发热体的氢气还原炉使用温度可达到1800℃以上,其使用寿命等方面均比硅钼棒等其它发热体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金属钼成型性好,易加工,可制成钼丝、钼棒、钼片或钼异形件等作为发热体。然而,钼及其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差,在有氧环境下,当温度达到400℃时开始发生轻微氧化,高于600℃后则因剧烈氧化而生成挥发性的MoO3,导致钼发热体只可在真空或保护气氛环境下使用,这对钼发热体的使用领域的扩展造成极大的限制。
目前,市场上的钼发热体的常用规格有钼丝和钼棒两种,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000℃,但只能用于气氛炉和真空炉。在提高金属钼高温抗氧化性能方面,目前通常采用表面涂层技术,张厚安等(张厚安,于洋,古思勇,等. 一种高温抗氧化涂层钼材料的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83828.6,2011.11.25;张厚安,于洋,古思勇,等. 一种高温抗氧化钼材料及其生产方法[P],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180081.3,2013.05.15.)公开了钼基体表面具有Mo-N-Si-B系和Mo-W-N-Si系的高温抗氧化涂层钼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胡平等(胡平,王快社,杨帆,等. 一种钼及钼合金表面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P],CN201410208597.9,2014. 05.16.)采用分步刷涂法在钼及钼合金表面制备了Hf-Y混合氧化物涂层,抗氧化性能好;李鹏飞等(李鹏飞,范景莲,成会朝,等. 钼合金表面MoSi2涂层的制备工艺和形成机理[J].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43(7).)采用包埋渗硅法在钼合金表面制备了二硅化钼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形成机理,但未研究其高温抗氧化性能。虽表面涂层技术可提高钼及其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但未见其作为钼发热方面的应用报道。刘世全等(刘世全,徐家庆. 一种高温炉发热体[P],CN102345156 B,2013.04.24.)公布了一种由钨棒或钼棒加工制作成为的高温炉发热体,其制作简单,成本低,但因易氧化,不适合在高温大气环境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常规钼发热体不能在高温大气环境中使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在高温大气中使用的涂层钼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且制备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在大气中使用的涂层钼发热体,其以掺钾钼或掺镧钼作为发热体基体材料,并按尺寸和形状要求加工出所需的形状,通过高温扩散反应在基体材料表面制备出至少含有MoSi2相的抗氧化涂层。
优选地,所述掺钾钼的钾元素含量大于150ppm。
所述的发热体包括发热部、冷端部及喷铝部。
上述可在大气中使用的涂层钼发热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掺钾钼或掺镧钼为发热体基体材料,并按尺寸和形状要求加工出所需的形状;
(2)抛光及预处理:对基体材料进行抛光,之后清洗并烘干;
(3)高温扩散反应:将基体材料埋入到反应粉末渗剂中,并在1000~1400℃的真空或惰性气体气氛下保温5~20小时,使钼基体与渗剂元素之进行充分扩散而在基体材料表面形成涂层。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掺钾钼的钾元素含量大于150ppm。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电解抛光方法,电解液配比为:5~10vol.%氢氟酸 + 10~20vol.%硝酸 + 余量蒸馏水,电压10~15V,时间30~60s。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超声波清洗。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反应粉末渗剂包含硅和氧化铝粉末,同时包含硼、铝、铬、钨粉末中的至少一种粉末。
优选地,所述反应粉末渗剂中,其中硅10~30 wt.%,硼、铝、铬、钨粉末中的至少一种粉末5~10wt.%,余量为氧化铝。
所述的发热体包括发热部、冷端部及喷铝部,该发热体的末端进行喷铝处理形成所述的喷铝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