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护岸材料的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42191.1 申请日: 2015-07-24
公开(公告)号: CN105130293B 公开(公告)日: 2018-07-03
发明(设计)人: 姚仕明;唐峰;潘保柱;渠庚;何广水;岳红艳;朱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主分类号: C04B28/00 分类号: C04B28/00;C04B14/06
代理公司: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代理人: 雷速
地址: 43001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振捣 养护 密实 河道岸坡防护 混凝土拌合物 标准养护室 粉煤灰 水泥 护岸材料 生态护岸 新型生态 原料配比 制备材料 拌合物 含气量 减水剂 坍落度 引气剂 振动器 质量份 拆模 称取 粗砂 倒出 放入 混匀 洒水 试件 制备 制作 碎石 模具 成型 泥沙 自然环境 河道 检测 保证
【说明书】:

发明为一种新型生态护岸材料的制作方法:按照原料配比称取质量份数为129~133份水、206~213份水泥,52~53份粉煤灰,647~653份砂,1330~1342份石,2.06~2.13份减水剂和0.015~0.016份引气剂;混匀搅拌,一定时间后倒出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保证坍落度值在40mm~60mm范围内,含气量按在4%~4.5%范围内;将拌合物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振捣,振捣密实;将成型后试件静置24h后拆模,放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8天,或在自然环境下洒水养护。本发明利用河道中泥沙与水作为原材料、并辅以碎石或粗砂及水泥等材料制作出适合河道岸坡防护的材料,且制备材料易于获取、制备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新型生态护岸材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冲积河流处于自然演变状态下,其河势、河道平面形态与岸线等均处于不可控状态,会对沿岸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不利于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因此,开展河道整治及岸坡防护是稳定岸线、控制河势、稳定航槽等治河工作的需要,以利于充分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岸坡防护是河道整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河治理工程中普遍存在。就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工程而言,90%以上为抛石护岸型式,其它河流的护岸工程也是类似的,多数以抛石护岸为主,抛石护岸最大的优点是取材相对容易、适应河床变形能力强、易于加固等。抛石护岸需要大量的石料,一般情况下通过开采山石获取石料源,大面积的开采山石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有损祖国美好河山的形象。因此,寻求替代材料一直治河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近年来,针对河道岸坡防护,国内进行了其它多种型式的试验工程,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例如,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工程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主要有铰链混凝土排、模袋混凝土、六边四面透水框架、卵石垫、网膜卵石排等,在这些护岸型式中卵石垫或卵石排相对而言比较生态,护岸主要原材料取之于河道,适当开采河道卵石不会对料源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大的影响,而且这类护岸工程对防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甚至会有所改善。但天然河道的卵石储藏量有限,而且过度开采会引起河道下切、水位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冲积平原河流河床主要由中细砂或细砂组成,如何就地取材、以河道中的泥沙作为主要原材料通过适当加工形成与卵石等效的护岸材料是关键。因此,急需发明一种新型护岸材料来替代以往的传统护岸材料,以满足河道整治及岸坡防护的需要,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轻这些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生态护岸材料的制作方法,利用河道中泥沙与水作为原材料、并辅以碎石或粗砂及水泥等材料制作出适合河道岸坡防护的材料,且制备材料易于获取、制备简单、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生态护岸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岸材料的制作方法为:按照原料配比称取质量份数为129~133份水、206~213 份水泥,52~53份粉煤灰,647~653份砂,1330~1342份石,2.06~2.13 份减水剂和0.015~0.016份引气剂;混匀搅拌,一定时间后倒出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保证坍落度值在40mm~60mm范围内,含气量按在4%~4.5%范围内;将拌合物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振捣,振捣密实;将成型后试件静置24h后拆模,放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8天,或在自然环境下洒水养护。

优选的,所述水泥为满足GB 200-2003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的42.5中热水泥或满足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的的42.5普通水泥。

优选的,所述粉煤灰为满足DL/T 5055-2007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的I级粉煤灰。

优选的,所述砂为满足DL/T 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技术要求的人工碎石或粗砂;石采用二级配骨料,即粒径为 5~20mm的小石、粒径为20~40mm的中石;两种骨料比例由粗骨料组合级配试验,选取振实堆积密度最大、孔隙率最低的级配比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2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