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腋窝烧伤愈合后预防蹼状瘢痕的专用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2936.4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薛康;胡大海;陈俏华;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腋窝 烧伤 愈合 预防 瘢痕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腋窝烧伤愈合后预防蹼状瘢痕的专用支具。
背景技术
瘢痕是烧伤后常见的后遗症。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腋窝烧伤后往往会形成蹼状瘢痕,导致上肢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并需多次整形手术,手术难度较大。局部加压是预防局部瘢痕最有效的方法。以往在预防腋窝烧伤瘢痕时,往往采用压力衣及局部压力垫,并联合L形的支具维持其功能位。但这种方式仍存在严重的不足:L形的支具虽然可以暂时维持肢体的功能位,但压力衣及局部压力垫很难在腋窝局部施加压力,无法控制瘢痕的生长,最终仍然会导致蹼状瘢痕的产生,严重影响外观,并给后期的整形带来很大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腋窝烧伤愈合后预防蹼状瘢痕的专用支具,用于腋窝烧伤后对瘢痕增生部位的治疗,具有功能位置确定、固定可靠,局部加压效果明显、压力大小可调节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腋窝烧伤愈合后预防蹼状瘢痕的专用支具,包括有一L形的支具本体,在支具本体的拐角的槽体内设有调节垫;调节垫设在调节螺杆上端。
所述的调节垫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支具本体上部为横向托臂,下部为竖向撑臂,在横向托臂和竖向撑臂上均设有紧固带。紧固带上设有魔术贴。
所述的紧固带采用弹性材料。
所述的支具本体采用低温可塑板材。
所述的调节垫采用低温可塑板材联合医用泡沫。
所述的调节螺杆上端设有凸形槽,凸形槽内设有凸形连接杆,凸形连接杆与调节垫底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横向托臂和竖向撑臂上均设有紧固带,结合L形的支具材料的稳定性,因此采用本发明能较好的实现功能位的固定。
2)由于在支具本体的拐角的槽体内设有调节垫,因此能对重点局部加压。
3)由于设有压力传感器,腋窝部位的压力可测,通过调节螺杆实现压力可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一种腋窝烧伤愈合后预防蹼状瘢痕的专用支具,包括有一L形的支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支具本体1的拐角的槽体内设有调节垫2;调节垫2设在调节螺杆3上端。
所述的调节垫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4。
所述的支具本体1上部为横向托臂5,下部为竖向撑臂6,在横向托臂5和竖向撑臂6上均设有紧固带7。紧固带7上设有魔术贴。
所述的紧固带7采用弹性材料。
所述的支具本体1采用低温可塑板材。
所述的调节垫2采用低温可塑板材联合医用泡沫。
所述的调节螺杆3上端设有凸形槽8,凸形槽8内设有凸形连接杆9,凸形连接杆9与调节垫2底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将支具本体架设在胳膊与身体侧部,胳膊放于横向托臂内,竖向撑臂撑在身体一侧,将紧固带固定在身体上,将支具本体与身体固定好,旋转调节螺栓,将调解垫向上顶进腋窝内,根据传感器的压力值,控制调节螺栓的旋转长度;凸形连接杆9与调节垫2底部固定连接,凸形连接杆9底部与凸形槽8活动连接,当将调解螺栓旋转时,凸形连接杆9在凸形槽8旋转,调节垫2不会发生转动。
将低温可塑板材的支具本体1按照患肢腋窝大小、形态塑形,在腋窝处开孔,安装可调节垫,调节垫为可塑板材,根据腋窝大小制作,为了患者舒适性在调节垫上安装对瘢痕起压迫作用的医用泡沫增加舒适性。
安装的压力传感器,根据瘢痕增生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压力不同,每个病人的耐受也不同可自行调节压力大小,也可在医用泡沫上涂抹抗瘢痕药物,对瘢痕起到一个舒适,持续加压的治疗过程。最大程度上减少瘢痕增生,以及瘢痕增生带来的功能障碍,减少愈后整形手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2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