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3273.8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8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方万漂;黄瑞杰;周国剑;肖红伟;姜小龙;黄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23/08;C08L51/00;C08K13/04;C08K7/14;C08K5/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25011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100份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所述的异型玻璃纤维为无碱扁平短切玻璃纤维,该异型玻璃纤维的宽度为30~40μm,厚度为2~5μm,最终保留长度为350~450μm;
所述的相容剂为乙烯-辛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8~15g/10min,重均分子量为2.5~4.0万的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为磺酸盐阻燃剂与磷系阻燃剂的复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168的复配物,其重量比例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钙、乙撑双硬脂酸酰胺、硅酮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碳酸酯、阻燃剂、抗滴落剂、相容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喂入,异型玻璃纤维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加入,经挤出、造粒、干燥后即得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聚碳酸酯、阻燃剂、抗滴落剂、相容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搅拌机中,先500~1500rpm搅拌1~5min,后1000~200rpm搅拌2~8min,得到混合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从进料到挤出出料各温区的温度设置为:一区:250℃、二区:265℃、三区:275℃、四区:275℃、五区:290℃、六区:260℃、七区:250℃、八区:240℃、九区:240℃、模头:260℃,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450~600rpm。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在制备笔记本外壳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32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