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柔性胸鳍波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3428.8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1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帝渤;陈维山;王鼎汶;石胜君;侯珍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柔性 胸鳍 波动 波浪 转换 装置 | ||
1.仿生柔性胸鳍波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柔性顶板(1)、底板(9)、敞口盒体(3)、M组激振器总成、多个悬臂梁压电俘能器(8)、多个激振永磁体片(6)和多个受激永磁体片(7),每组激振器总成包括多个激振器(2);其中M为正整数,且M≥2,M组激振器总成布置在底板(9)上;每个激振器(2)包括套筒(2-1)、激振杆(2-2)、连接板(2-3)、上弹簧(2-4)和下弹簧(2-5);上弹簧(2-4)和下弹簧(2-5)位于竖向设置的套筒(2-1)内,套筒(2-1)的下端固装在底板(9)上,底板(9)盖装在敞口盒体(3)上,激振杆(2-2)下端依次穿过套筒(2-1)和底板(9)并伸入敞口盒体(3)内,上弹簧(2-4)和下弹簧(2-5)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激振杆(2-2)上,上弹簧(2-4)和下弹簧(2-5)之间的激振杆(2-2)上套装有与激振杆(2-2)连接的连接板(2-3),连接板(2-3)能在套筒(2-1)内壁面上滑动,上弹簧(2-4)的下端顶靠在连接板(2-3)上,上弹簧(2-4)的上端连接在套筒(2-1)的上端,下弹簧(2-5)的上端顶靠在连接板(2-3)上,下弹簧(2-5)的下端连接在套筒(2-1)的下端,激振杆(2-2)的下端面上固装有激振永磁体片(6),激振杆(2-2)的上端与柔性顶板(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敞口盒体(3)内固装有多个悬臂梁压电浮能器(8),每个悬臂梁压电俘能器(8)的压电片水平布置,每个悬臂梁压电俘能器(8)的压电片的上表面固装有一个受激永磁体片(7),每个激振永磁体片(6)的下方至少对应有一个受激永磁体片(7),激振永磁体片(6)与受激永磁体片(7)的极性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柔性胸鳍波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顶板(1)为硅胶顶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柔性胸鳍波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2-1)为圆形套筒,连接板(2-3)为圆环形连接板,连接板(2-3)的外周侧面与套筒(2-1)的内壁面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柔性胸鳍波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激振器(2)呈矩形阵列布置在底板(9)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柔性胸鳍波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激振器总成的组数为三组,每组激振器总成的激振器(2)的数量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生柔性胸鳍波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敞口盒体(3)为长方体形敞口盒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生柔性胸鳍波动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组激振器总成沿敞口盒体(3)的长度方向并列布置,中间组激振器总成的每个激振永磁体片(6)的下方对应有两个受激永磁体片(7),剩余组激振器总成的每个激振永磁体片(6)的下方对应有一个受激永磁体片(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34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臂式压电材料能量采集器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型静电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