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DNL/INL的电容交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3496.4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9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樊华;佛朗哥·马勒博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8 | 分类号: | H03M1/38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逐次 逼近 转换器 dnl inl 电容 交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特别高性能的模数转换器领域。
背景技术
ADC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是一个抗混叠滤波、采样、保持和编码的过程。模拟信号经过抗混叠滤波器,采样保持电路,首先变为阶梯形状信号,然后通过编码器,将阶梯状信号中的各个电平变为对应的二进制码,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抗混叠滤波器滤除输入信号中的带外信号,以防止其混入有效带宽内,采样保持电路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使得连续信号离散化,量化电路再将离散的采样信号转换成二进制码,最后,编码电路按某种编码方式对二进制信号进行编码,就完成了模数转换的过程,输出则由后端数字电路进一步处理。ADC作为模拟与数字世界的接口,在现代电子设备中随处可见,几乎所有电子设备中都包含ADC,如数码相机,传感器、示波器等。ADC的分辨率(Least Significant Bit,缩写为LSB)表示了ADC的最小量化能力。ADC分辨率越高,转换出的信号则更精确。实际中分辨率会受到噪声,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因此,如何在低功耗的前提下提升ADC性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ADC的性能通常由很多参数来进行评价,这些参数通常分为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静态参数主要包括失调误差、增益误差、微分非线性(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缩写为DNL)和积分非线性(Integral Nonlinearity,缩写为INL),动态参数包括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缩写为SNR)、信号噪声失真比(Signal-to-Noise-and-Distortion Ratio,缩写为SNDR)、无杂散动态范围(Spurious Free Dynamic Range,缩写为SFDR)以及有效精度(Effective Number of Bits,缩写为ENOB)。静态参数中,失调误差和增益误差并不影响ADC的性能,而最关键的是DNL和INL,它们是衡量ADC性能好坏的两个重要的静态参数,直接影响ADC的线性度和动态性能。DNL表示ADC输出的两个连续码字之间的实际步长和理想步长之间的最大偏移量,通常用LSB表示,如图2所示。INL指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中理想值与实际值的最大偏差,可以通过DNL积分得到,如图3所示。
文献[Y.C.Jenq and Qiong Li,“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Integral Non-linearity,and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an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vanced A/D and D/A Convers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7th European workshop on ADC Modeling and Testing,pp.1-2,2002.]指出:INL与SFDR有如下关系:
因此,提高DNL和INL是提高ADC线性度和动态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从电路结构来看,ADC可以分为闪烁型ADC、流水线ADC、过采样ADC和SAR ADC等,各种结构都有各自的应用领域及优缺点。对于集成电路设计者而言,应该根据需求来确定指标,然后选定合适的电路结构。SAR ADC的电路结构简单,因此可用相对较小的面积来获得较高的速度和精度,是目前最常采用的ADC体系结构之一,其内部的DAC通常采用二进制加权电容阵列来实现,且二进制加权电容阵列的精度决定整个SAR ADC的性能,因此,常被称为电荷重分配型SAR ADC。由于受工艺限制,电容匹配精度一般在10位以下,对于传统电荷重分配型SAR ADC,从011…1到100…0码字的切换是恶化DNL和INL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从011…1到100…0码字的切换会导致所有电容翻转,因此最大DNL和INL误差出现在中点处,如图4所示。近年来,随着CMOS工艺器件尺寸不断缩小,晶体管本征增益不断降低,可用电压余度的不断减小,模拟电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数字电路却能很好地利用CMOS工艺进步带来的优势,利用数字校正电路来克服工艺的缺陷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3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