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控温熨斗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4489.6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9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富鼎瑞实业有限公司;李宁 |
主分类号: | D06F75/26 | 分类号: | D06F7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地址: | 523702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熨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熨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控温熨斗。
背景技术
熨斗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人们经常会使用熨斗对纺织品进行熨烫。现有的熨斗常常使用双金属片这一结构进行温度控制,因为双金属片是机械结构,加热和冷却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能快速地对温度进行调节,而且双金属片的触点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出现耗损,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控温熨斗,通过主控装置发送的不同的脉冲信号控制可控硅模块,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控温熨斗,包括外壳、底板、手柄、主控装置、温度传感器、输入装置、可控硅模块和发热体,所述外壳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底板表面并处于所述容置腔体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发热体相连接,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主控装置与可控硅模块设置于所述手柄的远离所述手柄的端部的一侧,所述输入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置不同于所述手柄的位置,在使用时所述输入装置将接收到的温度的预设值传送至所述主控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对所述发热体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发送至所述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温度与所述预设值进行比较,所述主控装置根据比较后的结果发送脉冲信号至所述可控硅模块,所述可控硅模块根据所述脉冲信号控制电路的通断。
优选地,上述的电子控温熨斗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低于所述温度的预设值时,所述主控装置根据比较结果连续发送脉冲信号至所述可控硅模块,所述可控硅模块于接收到所述脉冲信号后接通所述电路,所述发热体处于接通发热状态。
当所述主控装置进行比较后发现当前所述发热体的温度低于所述温度的预设值时,所述主控装置向所述可控硅模块传送脉冲信号。所述可控硅模块在接收到所述脉冲信号后导通所述电路。电路导通后,所述发热体处于工作状态开始发热。相比双金属片,所述可控硅模块的调温过程更加快速。
优选地,上述的电子控温熨斗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等于或高于所述温度的预设值时,所述主控装置根据比较结果停止发送脉冲信号至所述可控硅模块,所述可控硅模块不能接收到所述脉冲信号后将导通的所述电路断开,所述发热体处于断开状态。
当所述主控装置进行比较后发现当前所述发热体的温度高于所述温度的预设值时,所述主控装置停止向所述可控硅模块传送脉冲信号。所述可控硅模块在不能接收到所述脉冲信号后断开所述电路。电路断开后,所述发热体处于断开状态停止发热。可控硅模块与机械结构的双金属片相比更不容易发生故障。
优选地,上述的电子控温熨斗中,还包括电源,所述可控硅模块通过控制连接于所述发热体的所述电源的通断时间进行温度控制。
主控装置在进行过检测到的温度与所述温度预设值的比较后,通过计算来确定需要导通发热体的时间的长短。并发送脉冲信号至可控硅模块进行控制。
优选地,上述的电子控温熨斗中,还包括电源,所述可控硅模块通过调整连接于所述发热体的所述电源的电压进行温度控制。
所述可控硅模块的导通角的大小由所述主控装置发送的脉冲信号的大小控制,所述可控硅的导通角越大,所述电路的导通程度越强。所述可控硅模块通过控制电压来进行更精确的温度控制。
优选地,上述的电子控温熨斗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A/D转换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电路传递给所述主控装置。
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后使得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值更加精确。
优选地,上述的电子控温熨斗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嵌入所述发热体,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发热体的温度变化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阻值的改变来反馈检测到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随温度的变化阻值发生变化,该温度传感器的寿命更长,不容易损坏。
优选地,上述的电子控温熨斗中,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表面不同于所述输入装置或所述手柄的位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设定的温度值、实际的温度值和机器状态。
显示装置能够更直观的反映温度的数值、机器的状态,让使用者的操作过程更加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富鼎瑞实业有限公司;李宁,未经东莞市富鼎瑞实业有限公司;李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4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