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莲花凝汽器及赫兹干式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4596.9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6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护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F28F9/26;F28F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莲花 凝汽器 赫兹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核)电厂乏汽干式冷却使乏汽变为凝结水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凝汽器及赫兹干式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每发一度电能,采用干式冷却(又称空冷)比采用湿式冷却节省2.5kg的水。经典的干式冷却系统为混间、表间和直冷三种系统。由经典的三种系统又派生出其它六种冷却系统。
发达国家均已改称空冷系统为drycoolingsystem。对于电站冷却,换热器、散热器、凝汽器和湿冷、干冷系统定义如下:
干式冷却显著的节水效果必然导致系统投资的变大和运行费用的增高。已有干式冷却系统的小缺陷和适配性的不足,迫使人们更换思路,集成各种冷却系统的优点,相互借鉴。
ACC系统因系统简单、运行灵活、初投资低,换热次数少而效率高,受到青睐。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ACC系统噪音扰民凸显;ACC系统对大风的风向(比间冷)敏感,且风扇耗能较大。ACC系统在节能评估上遇到政策瓶颈,还有,一些发电公司的考核指标中强制列入厂用电率[有失公允,应仅考核发电能(煤)耗,较为合理,例如,考核厂用电率,迫使一些电厂的给水泵放弃电力驱动,改用蒸汽驱动],使得ACC系统在与间冷的方案比选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保留ACC的优点,消除风扇能耗及噪音和降低大风敏感性,为干式冷却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1993年比利时HAMON-LUMMUS公司首先提出NaturalDraftCondenser的概念,即后来被广泛谈论的NDC系统,它的核心概念就是用自然抽风冷却塔替代ACC系统的风扇强制鼓风。但该研究只停留在空冷凝汽器塔内屋脊水平布置的层面上,简单的说,就是去掉ACC系统的风扇,把ACC摆到冷却塔内。该公司的设计未能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994年德国GEA公司提出NaturalDraftAirCooledCondenser概念,即后来其图形被广泛复制的NDACC系统。空冷凝汽器在塔内呈屋脊状水平布置,下部增设有百叶窗,也未能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2014年四川省简阳空冷器制造有限公司的李开建等人在对其专利“塔式直接空冷”加装引风扇后,以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电厂的3kW发电机组为载体,使用混合通风的形式进行了工业化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莲花凝汽器及赫兹干式冷却系统。本发明借鉴ACC系统简单、运行灵活、初投资低,换热次数少而效率高的优点;翅片的清洁方式采用水冲洗,既可按传统方式从侧面冲洗(空冷凝汽器花瓣闭合状态),也可由上向下冲洗(空冷凝汽器开花方式,花瓣展开状态);采用“半开花”状态防冻;采用“含苞待放”即花瓣闭合状态度夏;通过品字形布置凝结水管和配汽管道对凝结水进行二次再热,达到回收部分废弃热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莲花凝汽器,包括两根配汽立管和位于两根配汽立管之间的一根凝结水回水立管;配汽立管和凝结水回水立管之间通过多个倾斜的扁平基管连接;配汽立管上部有顺流逆流分隔斜板;配汽立管下部通过弯头与配汽水平管道相连接,在配汽水平管道上设能够转动的活动接头;在配汽立管的顶端设抽气管道,抽气管道引接到莲花凝汽器底部,经弯头过度为抽气水平管道,在抽气水平管道上也设有能够转动的活动接头;凝结水回水立管下部通过弯头与凝结水回收水平管道相连接,在凝结水回收水平管上也设能够转动的活动接头。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活动接头附近的配汽水平管道、活动接头附近的配汽水平管道以及活动接头附近的抽气水平管道共轴。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配汽水平管道与凝结水回水水平管道等径。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活动接头包括两个带凸沿的短管和至少两瓣卡箍;卡箍内设有限位槽,相邻卡箍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有卡箍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星形成一个圆环,两个带凸沿的短管的凸台卡于圆环的限位槽中;两个带凸沿的短管之间设有旋转密封件。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旋转密封件为一个截面为双Y型的硅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安装于两个带凸沿的短管的端面之间,且与两个带凸沿的短管的端面接触密封。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旋转密封件包括截面为工字形的金属密封环和两个O型硅胶密封圈;金属密封环设置于两个带凸沿的短管的端面之间,O型硅胶密封圈安装于金属密封环两侧的凹槽之中且与对应的带凸沿的短管的端面接触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4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