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逃生的智能车窗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5754.2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6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乔亮;丁凡;刘东宇;王丰;左国玉;董婷;李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逃生 智能 车窗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逃生的智能车窗控制系统,特别适用于大型封闭式客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乡的交通运输客流量也越来越来大,尤其是以大客车为主的市区公交车,以及城乡间,城际间的长途客运运输方式占了其绝大部分比例。由于目前多数大型客运客车均为空调封闭式,既车窗不是手动式而是与车身连为一体,而在意外发生时,例如撞车,倾斜侧翻,自燃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乘客只能依靠撞击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这种方式往往因为车窗不易打开或者击破后玻璃飞溅对乘客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此类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人数显见增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封闭式客车在紧急情况下逃生缺陷,提供了一种安全逃生的智能车窗控制系统,其能够实现在客车发生紧急情况时,在极短的时间内,由控制器控制客车车窗自动整块脱落,为乘客争取安全逃生的机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安全逃生的智能车窗控制系统,包括:
车窗电加热装置电路,该车窗电加热装置电路内有继电器和线圈,用于通过继电器的闭合而使线圈发热,线圈发热时的瞬时高温对车窗与车体连接使用的聚氨酯粘结剂进行加热;
控制器,用于对模拟信号的A/D转换,并且通过执行已储存的比较算法进行控制指令的输出;
安装在车内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车辆各部位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信号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温度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成为能够通过I/O引脚向控制器传送的信号量;
安装在车内的烟雾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车厢内的烟雾浓度;
烟雾传感器信号预处理单元,用于对烟雾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成为能够通过I/O引脚向控制器传送的信号量;
电控加热装置电路,用于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的闭合;
电源单元,用于为控制器提供5V恒定电压;
其中,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信号预处理单元与控制器相连;烟雾传感器通过烟雾传感器信号预处理单元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通过电控阳极锁控制电路与电控阳极锁开关单元相连接,电源单元连接至控制器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四个荧光式接触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组成温度传感器组,四个荧光式接触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分别是:一个安装在发动机壳表面,一个安装在油箱表面,一个安装在车厢前部,一个安装在车厢中后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烟雾传感器采用三个半导体传感器,且分布在车厢内。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器选择Freescale 9S12DG128单片机。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控加热装置电路控制电路采用驱动芯片2803A与控制器相连并控制继电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线圈为电磁线圈。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利用车载蓄电池。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车窗与车体连接使用的聚氨酯粘结剂采用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胶。
本发明的安全逃生的智能车窗控制系统,面向对象为车窗封闭式车辆,尤其是适用于大型客车。具有以下优点:
1、在客车遭受意外,威胁到乘客生命安全情况下,能够实现封闭式车窗极短时间内自我打开整片脱落;
2、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密封式客车与推拉窗式客车等多种客车;
3、电路结构简单,适用环境条件广泛,实用易维修,所需材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
4、控制器基于单片机技术,智能度及可靠性高,扩展性强;
5、使用的车窗电控加热装置电路单元为继电器和发热线圈,断电时断开,即使车辆发生意外造成断电而使单片机中心控制器停止工作,也可手动操作,发热线圈也可立即发热,体现了面对意外情况的全方面考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技术路线图;
图2为温度传感器信号预处理电路连接图;
图3为烟雾传感器信号预处理电路连接图;
图4为驱动芯片2803A引脚图;
图5为单片机控制算法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5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安全带组件
- 下一篇:热电光电同步适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