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护理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5773.5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1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梅;郑淑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 | 分类号: | A61K36/906;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肾炎 护理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护理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而难治的慢性肾脏疾患。临床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特征,本病以中青年最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发现老人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
中医将本病归属“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认为慢性肾炎是由于风寒、风热、热毒、湿热等病邪反复入侵;加之内伤七情,饮食不节,酒色劳倦等各种因素造成脏腑虚损。特别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使体内水精散布及气化功能发生障碍,脏腑日益虚损,而外邪反复感染,导致脏腑之间、正邪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了慢性肾炎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临床特点。现分述如下:
外邪侵袭:感受外邪,反复不愈,伤及脏腑,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而发病。风邪外束,肺气不宣,肃降失司而成风水,迁延不愈;导致脾肾阳气虚衰,水湿潴留或泛滥发为本病。
脾气虚弱:脾气素虚或七情劳伤,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精微不生,水湿不运,停聚泛滥而成本病。
肾气不足:素体肾气不足或房劳过度,劳倦内伤,肾气受损,开合及气化功能失调,肾气不能化气行水,水气阻滞,湓于肌肤;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功能失司,水湿不能输布,脾土既虚累及肺金,肺气通调无权,水气失于宣降。肺、脾、肾三脏柏互影响,导致本病迁延日久,难以治愈。若肾阴下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则可导致水胂眩晕并见的临床症状。此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也可致使本病症情复杂而难以治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肾炎的护理中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护理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钓鱼竿1-5份,老龙皮2-4份,闭鞘姜2-4份,柃木3-5份,荔枝草5-8份,盐肤木根5-8份,双肾参10-15份,竹叶兰3-8份,山枝根5-10份,赛葵2-4份,小飞蓬2-8份,翠羽草2-5份,盘龙参5-10份,甘薯10-20份,木通根10-20份。
优选的,治疗慢性肾炎的护理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钓鱼竿4份,老龙皮4份,闭鞘姜3份,柃木3份,荔枝草5份,盐肤木根7份,双肾参10份,竹叶兰5份,山枝根10份,赛葵4份,小飞蓬5份,翠羽草3份,盘龙参5份,甘薯15份,木通根15份。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钓鱼竿,为玄参科植物毛脉腹水草、宽叶腹水草或长穗腹水草的全草,微苦,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散瘀止痛。用于肺热咳嗽,肝炎,水肿;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烧烫伤。
老龙皮,为牛皮叶科植物肺衣的全体,淡,微苦,性平,归脾、肾经,消食健脾;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胀;水肿;皮肤瘙痒;无名肿毒。
闭鞘姜,为姜科闭鞘姜属植物闭鞘姜的根状茎,辛、酸,微寒,利水消肿,解毒止痒。用于百日咳,肾炎水肿,尿路感染,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荨麻疹,疮疖肿毒,中耳炎。
柃木,为山茶科植物柃木的枝叶或果实,苦,涩,凉,归脾、膀胱经,祛风清热;利水消肿;止血生肌。主风湿痹痛;腹水膨胀;发热口干;疮肿;跌打肿痛;创伤出血。
荔枝草,为唇形科植物雪见草的全草,苦、辛,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扁桃体炎,肺结核咯血,支气管炎,腹水肿胀,肾炎水肿,崩漏,便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用治痈肿,痔疮肿痛,乳腺炎,阴道炎。
盐肤木根,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树根,酸,咸,平,祛风湿;利水消肿;活血散毒。主风湿痹痛;水肿;咳嗽;跌打肿痛;乳痈;癣疮。
双肾参,为兰科双肾参的全草,甘、微苦,平,补肺肾,利尿。用于肾虚腰痛,病后体虚,肾虚阳痿,疝气痛,胃痛,肺结核咳嗽,睾丸炎,尿路感染。
竹叶兰,为鸭跖草科植物紫背鹿衔草的根或全株,甘,微苦,平,清肺止咳;补肺益肾;调经止血。主肺热咳嗽;气虚喘咳;头晕耳鸣;骨折;吐血。
山枝根,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补肺肾,祛风湿,活血通络。治虚劳喘咳,遗精早泄,失眠,头晕,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疼痛,小儿瘫痪。
赛葵,为锦葵科植物赛葵的全草,微甘,凉,归肺、肝、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黄疸;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痔疮;痈肿疮毒;跌打损伤;前裂腺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梅,未经郑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5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肩腰腿不适症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风咳的中药制剂